混淆技术被病毒制作者大量使用于躲避防病毒扫描程序的检测。
混淆对抗技术 只能对恶意软件的代码句法与签名进行混淆却无法掩盖恶意软件的行为。
所以基于动态的检测几乎都能针对混淆技术。
现有的恶意软件种类有:加密(encrypted),寡态(oligomorphic),多态(ploymorphic),变形(metamorphic)。
多态与变形恶意软件中常用的混淆技术。
死码插入(Dead-Code Insertion)
程序无效指令改变其外观,但保证其行为。例如:通过插入无效指令nop可以轻松地对原始代码进行模糊处理。但是 基于签名的防病毒扫描程序可以通过在分析之前删除无效的指令来破坏此次技术,为了加大检测的难度,提出了一些代码序列。
注册重新分配(Register Reassignment)
寄存器重新分配是另外一种简单的技术,可以将寄存器代代切换,同时保持程序代码及其行为相同,通过改变寄存器来改变原始代码。(前图为原始图,后图是修改寄存器后图像)
References:malware obfuscation techniques,A Brief Survey
本文发布于:2024-02-02 23:55: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889331473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