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书摘来异步社区《开源思索集》一书中的第1章,作者: 庄表伟 责编: 杨海玲,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开源思索集
所以,在2月24日我就在新浪微博上喊道:”有没有可能组织一个技术聚会,大家各自聊聊自己做过的,正在做的,打算做的开源项目啊?“ 这条微博引起了远远超出我预期的反响,很多朋友都因此而积极的投入进来,比如@程开源,比如@ben_杜玉杰,比如车库开源小组的@赵乐天。还有很多很多我不认识的志愿者,愿意加入,愿意帮忙,愿意报名,愿意讲讲自己的开源项目。
这个活动,一下子就“火”起来了。
参与活动的总人次超过500人,其中志愿者约有40多人。20多个有分量的主题演讲,以及超过30个的5分钟闪电演讲。
不过,这些数据其实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我这不是在写某个工作汇报,而是在聊聊感想,这些活动,吸引到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原本都是各自为战,孤军奋斗。现在大家终于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人,都热爱开源,都在为之默默的努力着。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发起这个活动的初衷已经实现了。
@游戏开发极客的GEEK:这个项目吸引我的,首先是演讲标题《开源屌丝养成计》,在第一次活动中,这位“屌丝”闪亮登场,以活力十足的方式介绍着自己的项目,赢得了满堂彩。现在他正在做一个HTML5的类似于马里奥的游戏,大家可以先去玩玩看。
@OpenERP_Jeff的OpenERP中文社区:OpenERP中文社区也有很多“苦逼”的数据。一个Wiki,非常非常多的内容,只有4个人撰写,而且其中90%的内容,还是Jeff一个人写的。为了养活社区,Jeff在外面接活,一年赚了3万多,还分了2万多给社区的会员。但是,他演讲中的一页,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通过实现理想,证明实现理想是可能的。
通过改变世界,证明改变世界是可能的。
即使是在中国。
@李大维、@何琪辰爱上大的ArduBlock:这是一个开源硬件的配套开源软件项目,通过拖拽的方式为Arduino编程,何琪辰当场演示,当那块Arduino板子,开始闪亮起来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值得一提是,何琪辰目前还在上海大学读研,真是很棒!
@zozoh的nutz:zozoh是我在所有活动中,发现的最擅长演讲的家伙。风趣冷幽默,简直可以去讲单口相声。因为他对nutz的生动介绍,我才去看了那个项目,发现已经相当完整,文档清晰丰富,足够可以用于生产开发了。
@老赵的Jscex:Jscex是一个Javascipt的异步编程类库,现在改名为(Wind.js),本身的代码质量与完成度都非常高,但是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老赵的一记狠招,他自2012年起,每月1号将为Jscex拨款1024元人民币,用于鼓励个人对Jscex的研究及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推广建议,研究,案例,或是在开源项目中使用Jscex。真是很令人佩服!
@開源哥的ADB GUI 4 Linux:这个项目,还没有在“我们的开源项目”中讲过,但是那次在北京活动后吃饭的时候,我遇到了这个项目的作者:開源哥,一个刚刚满17岁的高二学生,目前在加拿大读书,暑假的时候回来参加咱们的开源活动。作为一个新鲜的95后开源人,我感到很有必要介绍给大家!
稍微窄一点的定义:由国内开发者发起的开源项目,从历史上算起,无论现在的死活情况,相信应该能够上万吧。
再稍微严格一点的定义:到目前还在持续开发、维护的项目,最多能够上千。
这真的非常不容乐观!至于开源开发者,实在没法统计,也许类似于人口普查的工作,可以由谁牵头来做一下。
在目前国内的状况是:四个方面都相当缺乏,但是最为缺乏的是一批开源基金会,其他的国内或多或少还有,基金会目前就是空白。其次是高校,国内愿意或者已经发起开源项目的高校,可以说凤毛麟角,而对于在校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也不重视开源这一方面。愿意支持开源的企业,近年来略有上升,但是的确还远远不够。目前的现状就是如此。
改变世界:程序员的梦想,是希望能够创造一些改变世界的东西。而开源程序员的梦想,则是希望汇聚所有可能的力量,一起来改变世界。
好奇心:开源的动力,其实是来源于探究事物本来面目的好奇心,对于那些有好奇心的程序员来说,不能了解一个软件的内部是如何工作,简直是令人无法忍受的事情。
乐于分享:这是另外还有一个没有谈到的观点,是受知乎的创始人周源提到过的一本书《认知盈余》的启发:那些有着足够积淀,又有足够的业余时间的人,是非常乐意分享的。这种分享在社会化问答出现之前,也许只有开源程序员,做到了这一点。
有自己的开源项目,当然非常欢迎。仅仅是对开源感兴趣,想来了解一下,感受一下氛围的朋友,也非常欢迎。
有一次来参加活动的,是一个学专利法的律师,他说想来了解一下国内开源的情况,我认为也很有助益(无论是对于他,还是对于我们这个活动都是)。
也不仅仅是欢迎国产的开源项目,那些参与了国际上著名的开源项目的开发者,例如@Freeman小屋,@姜宁willem,就是Apache Member。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也对Apache,对国际上通行的开源项目组织,对全职的开源生涯,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个圈子看起来很有意思,但是进来以后你又会发现没有自己设想的那么好。做开源的人其实很孤独。它不像发微博,有两个人转发,五个人评论,你会收到一些反馈。写一个开源软件,三五个月没人理你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如果)你写得不够好,别人可能没兴趣来看你的东西。所以需要熬得住,熬不住的人就会退出去。熬得住的人坚持做下去一定会有回报,但是这个回报一定不是很快的。如果说你想进来玩玩儿,你很有可能觉得没劲很快就退出去了,出去的时候还会说:开源没什么意思,都没人理我。很多人都是开源一个项目,扔在那没人管,也没人理,时间长了他也就不管了。这种事情是再平常不过了的。他们可能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里的前浪吧。
每个月,大家碰碰头,聊聊最近自己那个项目的进展,各自抱着自己的笔记本,show一下自己的代码和界面,大家在互相品评一番,也许有些新的点子,新的创意,就会在其间诞生。
我前面也说过,做开源的人其实很孤独,能够有一个定期的聚会,大家互相打打气,鼓鼓劲,将会起到一种抱团取暖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个大的设想,当然目前还仅仅停留在设想的阶段,就是搞一个国内开源爱好者的年度大会,把大家都聚到一起来,畅所欲言,深度交流。如果能够将这样一个大聚会办成,我将会非常的兴奋!
本文发布于:2024-02-03 03:09: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900973482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