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理】TCP/IP四层协议——传输层

阅读: 评论:0

【网络原理】TCP/IP四层协议——传输层

【网络原理】TCP/IP四层协议——传输层

文章目录

  • 网络原理——TCP/IP四层协议
  • 传输层(important)
    • TCP和UDP的区别
    • UDP 协议
      • 全双工好半双工的概念
    • TCP协议
      • TCP6位标志位
    • TCP和UDP的对比

网络原理——TCP/IP四层协议

1、应用层:常用应用协议:HTTP、HTTPS、Socket、DNS
2、传输层:TCP、UDP
3、网络层(IP)
4、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important)

传输层主要是有TCP和UDP

TCP和UDP的区别

简单的来讲
UDP:无连接的、不可靠的、面向数据报。
TCP:有连接的、可靠的、面向字节流的。
UDP缓冲区:没有发送缓冲区、有接收缓冲区(防止接受到的消费信息过慢,导致消费信息发送过慢)
TCP缓冲区:既有发送缓冲区,又有接收缓冲区。

UDP 协议

UDP的网络环境是复杂的
(1):

UDP长度=头部长度+数据长度
UDP最大长度是多少?
16 位最大可以表示的长度=65535
65535/1024=64k
(2):UDP校验和:为了验证UDP的数据是否是正常数据。
(3):UDP/TCP 都属于全双工。

全双工好半双工的概念

全双工:客户端、服务器端既能发送又能接受数据就叫全双工。
半双工:发送端只能发送消息,不能接收信息;接收端只能接收信息不能发送信息就叫半双工。

TCP协议

TCP主要特点就是稳定

其中32位序号和32位确认序号——>可以理解为主键。
16位窗口大小——>接收缓冲区剩余存储量。
4位首部长度——>表示最大长度 15*4=60字节。

TCP6位标志位

URG: 紧急指针是否有效
ACK: 确认号是否有效
PSH: 提示接收端应用程序立刻从TCP缓冲区把数据读走
RST: 对方要求重新建立连接; 我们把携带RST标识的称为复位报文段
SYN: 请求建立连接; 我们把携带SYN标识的称为同步报文段
FIN: 通知对方, 本端要关闭了, 我们称携带FIN标识的为结束报文段

TCP和UDP的对比

TCP用于可靠传输的情况, 应用于文件传输, 重要状态更新等场景;
UDP用于对高速传输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通信领域, 例如, 早期的QQ, 视频传输等. 另外UDP可以用于广播;

本文发布于:2024-02-03 08:09: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918985497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四层   原理   协议   网络   TCP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