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G/100G PON产业链技术分析

阅读: 评论:0

25G/100G PON产业链技术分析

25G/100G PON产业链技术分析

100G 技术实现商用,得益于规模越来越大、体积越来越小的光器件和电芯片集成技术外,同时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也推动了100G WDM 技术的发展,主要有PM-QPSK 光调制技术、相干接收、高增益软判决(SD)FEC 技术、DSP算法等。下面对这些技术简单介绍和解释。 PM-QPSK 光调制技术:100G 信号比特率是112Git/s或者更高。如果直接采用QPSK 调制,会对系统的光/电器件提出非常高的技术要求。所以引入了光偏振复用(Polarization Multiplexed)方案。偏振复用采用两路独立的光偏振态来承载56GHz 业务。每路偏振态都采用QPSK 调制方式,可以将波特率进一步降低到28Gbit/s。从而可以降低光/ 电器件的带宽要求,并降低了系统功耗和成本。国际标准化组织综合此两种技术选择“偏振复用- 正交相移键控码”(PM-QPSK)做为标准100G 光调制方式。   相干接收:相干平衡光接收机从光信号还原出两路偏振态,并从中解调出4 路相位信息,经过A/D 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电补偿处理模块来补偿信号由于长距传输造成的一些物理损伤,可去掉由于CD 和PMD 所带来眼图上的失真和码间干扰。   DSP技术:经过长距离传输后,由于PM-QPSK 光信号的偏振态会随机变化,接收端本地光振荡器与接收光信号存在频率差以及相位差,业界采用的解决方案是采用高速电信号处理(DSP)技术,在电域补偿色散和PMD,提升色散容限和PMD 容限。相比NRZ直接接收,DSP补偿技术可提升OSNR 容限到近6dB。    高增益软判决(SD)FEC 技术:SD-FEC 译码充分利用了信道输出的波形信息,解调器将匹配滤波器输出的一个实数值送入译码器,即软判决译码器需要的不仅仅是“0/1”码流,还需要“软信息”来说明这些“0/1”是

本文发布于:2024-02-03 08:30: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920237498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产业链   技术   PON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