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4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深度解密慕课三驾马车
作者:郭娇
来源:《大学生》2015年第21期
慕课(MOOC)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 open onliRe course)的英文缩写。因为《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2012年被公认为慕课元年。这一年在美国先后诞生了慕课的“三架马车”,Udacity、Coursera和edx。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慕课的定义和起点充满了争议。2013年耶鲁校友Nafez Dakkak通过博客向中东同胞们介绍慕课时,给慕课的每一个字母都打上了若干问号,如“大规模”是指100人、1000人、10000人还是100000人?“开放”,开放注册?开放内容?免费?还是可负担的学费?”在线”,实时互动?能找到在附近的同学吗?“课程”,自己控制学习节奏?包括开始与完成的日期?完成以后能获得大学的学分吗?还是获得象征性的徽章?教师的角色是什么?有学习社区吗?有标准化的测试和反馈吗……这些疑问让慕课像蒙上面纱的阿拉伯少女,让人充满遐想,却看不见真实模样。他还把慕课分成cMOOC和xMOOC两类。cMOOC,强调学习社区与学习者之间的连接,这一类慕课的出现提前到2008年,发源于加拿大一所默默无闻的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继续教育学院,最具代表的是《连接主义与连接知识》课,共有25名付费在校生和2200名免费的在线学生。相比之下,xMOOC强调选课人数,这一类慕课诞生于2011年的斯坦福校园,最具代表的是16万人选修的《人工智能》课。
名校的光环,媒体的造势,再加上来自商业资本的助推,起步较晚的“xMOOC”反而成了当今慕课的主流。
本文发布于:2024-02-04 07:21: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002478526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