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与文件管理

阅读: 评论:0

磁盘与文件管理

磁盘与文件管理

一、磁盘分区


1.1分区的原因
● 优化I/O性能
● 实现磁盘空间配额限制
● 提高修复速度
● 隔离系统和程序
● 安装多个os
● 采用不同文件系统

1.2分区的优点
● 便于管理
● 优化读写性能

1.3分区的缺点
● 一旦建立无法修改,如果要修改,只能重新格式化,数据丢失
● 不够灵活 ,空间只能来自于一块硬盘,并且必须是连续的空间
● 没有备灾能力,需要依靠工程师手动备份


二、划分2T以下磁盘分区


交互模式中的常用指令:fdisk
m:获取帮助菜单
n:新建分区
p:查看分区情况
d:删除分区
t:变更分区的类型
w:保存分区操作并退出
q:不保存分区操作并退出

1.若磁盘小于2TB,可用fdisk /dev/sdb 进行分区,即MBR 分区格式
2.若磁盘大于2TB,可用parted /dev/sdb 进行分区,因为MBR分区磁盘是不能大于2.2TB,所以超过2TB一般使用GPT

首先添加一个20G的硬盘

#为刷新命令取别名,配置到etc/profile中
alias scan='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1/scan;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2/scan'
[root@localhost ~]# vim /etc/profile

[root@localhost ~]# scan
[root@localhost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sda      8:0    0   40G  0 disk 
├─sda1   8:1    0  300M  0 part /boot
├─sda2   8:2    0  3.9G  0 part [SWAP]
└─sda3   8:3    0 35.9G  0 part /
sdb      8:16   0   20G  0 disk 
sr0     11:0    1  4.2G  0 rom  /run/media/root/CentOS 7 x86_64

在sdb下创建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扩展分区里面没有数据,因为逻辑分区是建立在扩展分区下的,扩展分区的创建只是为了给逻辑分区打基础)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sdb

 

 

//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

[root@localhost ~]# mkfs.xfs /dev/sdb1 

//挂载

[root@localhost opt]# mount /dev/sdb2 /opt/test1

 

 变更分区类型

[root@localhost opt]# mkswap /dev/sdb5   // swap格式化命令
Setting up swapspace version 1, size = 5118972 KiB
no label, UUID=a2117b12-284d-4659-a4d9-7c3f943b8cb4
[root@localhost opt]# free -h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3.7G        707M        1.3G        9.3M        1.7G        2.7G
Swap:          3.9G          0B        3.9G
[root@localhost opt]# swapon /dev/sdb5  //指定swap分区大小
[root@localhost opt]# free -h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3.7G        711M        1.3G        9.3M        1.7G        2.7G
Swap:          8.8G          0B        8.8G
[root@localhost opt]# swapoff /dev/sdb5   //关闭指定swap分区大小
[root@localhost opt]# swapoff -a    //关闭所有
[root@localhost opt]# free -h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3.7G        704M        1.3G        9.3M        1.7G        2.7G
Swap:            0B          0B          0B

永久挂载硬盘

[root@localhost dev]# vim /etc/fstab //永久挂载的目录 

 

永久挂载镜像

UUID挂载光盘镜像

 

三、使用gdisk 分一个大于2T的硬盘,然后使用永久挂载的方式实现,分区的大小为200G 文件系统类型: xfs

注:”gdisk和fdisk的命令相同,步骤相同

首先添加一个20G的硬盘

 

 

重点:

查看磁盘读写性能:iostat

永久挂载文件配置文件:vim etc/fstab

挂载新设备需先解挂载

本文发布于:2024-02-04 08:13: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028147538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磁盘   文件管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