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豪赌让中国农村家庭不堪重负

阅读: 评论:0

教育豪赌让中国农村家庭不堪重负

教育豪赌让中国农村家庭不堪重负

图片摄于2006年吴曹颖(音)在父亲的陪伴下学习英文 原图来自纽约时报

  美国《纽约时报》2月16日文章,原题:在中国,所有赌注都押在家中的大学生身上 在这一生中,吴叶兵(音)几乎每个工作日都下矿井,在幽闭坑道内令人窒息的煤尘中挥舞电钻,每月能挣500美元的吴只有一个目标:供女儿上学。每年5月至7月,他妻子曹薇萍(音)天天在苹果园里从早忙到晚,其他时间则到商店打工,所有的钱都被用于女儿的教育。

  许多西方家庭也为子女教育煞费苦心,为其积攒大学学费。但与数百万含辛茹苦供孩子上学的中国低收入父母所承受的重负相比,那些付出算不上什么。

  在中国西部小村长大的吴和曹节省了一辈子。近20年来,他们一直住在狭小透风的旧房里,为省路费和礼品钱并有机会挣加班费,已连续5年没回老家过年。由于他们的艰辛付出,女儿吴曹颖(音)已成为大二学生。同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生一样,她的受教育程度已远超父母曾经的奢望。但父母的辛劳未必能获得回报。大学文凭已不能确保高收入工作,因为过去10年来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已翻两番。

  每年花费父母所有收入一半以上的校园生活令吴左右为难,她正考虑辍学并找份工作。“女儿每次打电话都说不想上学了”,曹薇萍说,“我说‘为了给我们养老,你必须继续学习。’她说‘这样压力太大,我不想再考虑这些责任。’”

  对中国的农村父母而言,每年的大学费用相当于6至15个月的劳作收入。美国私立大学每年的平均费用与其人均年收入基本相当,州立大学费用仅为前者的一半,且美国学生普遍比中国学生更容易获得助学金。中国父母的负担并不仅限于大学,还面临与小学、初高中有关的诸多费用。许多人为提高子女成绩还请家教。与美国父母相比,一旦子女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将所有积蓄都倾注于孩子教育的中国父母将几乎没什么退路。

  吴一家的经历是一扇窗,既见证了中国与日俱增的教育机遇,也凸显中国家庭承受的经济负担。父母倾其所有供儿女读书也说明,最近10年在培养大学生方面中国为何令美国望尘莫及。但伴随教育成本居高不下的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近期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激增。像吴这样的年轻人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养活自己遑论为父母排忧解难,将考验中国未来数年内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并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的能力。(作者基斯布拉德舍,王会聪译)

  纽约时报原文:

本文发布于:2024-02-04 17:10: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124090576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