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我们可以非常形象的将每一句文言文翻译过来,并且可以在文本中解释一些需要学生掌握的字词句。比如我在讲到《童趣》的时候,就将很早期的儿童小时候玩的各种游戏做成动画在课件中展示出来,有些学生们很熟悉,有些很陌生,但是这不妨碍学生融入到文本中。其实这是很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的。他们中大多数的人的童年是在书本中度过的,也许是在学习班,也许是在自己并不愿意学习的乐器班度过,早早的失去了童年的乐趣,而这些图画能够唤醒他们对童年的一些美好回忆。语文并不是学生拿来拉分的学科,是一种培养人文思想的学科,是一个能够唤醒学生对生活、对学习、对人类美好情感的学科,这才是语文最主要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
三、在说明文中的运用
说明文是初中二年级新接触到的一种文体。这类文体因为并没有多少生动性可言,对学生来说又像是说教一样,使学生们对这类文体不感兴趣,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所以多媒体课件又再次显示出了它的巨大作用。比如在讲到《中国石拱桥》的时候,我们本地的学生并没有见过传统意义上的石拱桥,所以他们不理解什么叫石拱桥。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直观的了解中国石拱桥,我找了许多石拱桥的图片,并且用石拱桥与其他桥梁相比较,让学生们找到它们之间的异同,这个时候再将文本,就能够使学生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了,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够完全的消化。再比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
本文发布于:2024-02-04 17:40: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128247579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