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本体构建的目的及覆盖的领域
几个问题:
我要构建的本体要覆盖什么领域?明确写出ABC…
我为了什么需求要构建本体?
我构建的这个本体是为了回答什么问题?
谁会使用并维护这个本体?
根据目的确定本体需要覆盖的领域,找到该领域的全面-专业的知识,并进行学习和理解。
2.考虑复用现有的本体
3.在本体中枚举重要的条目
建议用表格的形式列举出本体构建所需要覆盖领域ABC…的常见概念、术语
4.定义类以及类的层次结构
根据领域知识以及第3步列举出的信息,选出“类”
构建类的层次结构方法:
自顶向下(医学领域主要是自顶向下)
自底向上
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
5.定义实体属性
6.定义实体关系
7.创建实例
5.定义类的属性及其约束
在Protégé中,属性分为对象属性和数据属性。
对象属性是指:包含两个对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李二、王三、同学关系
常见的关系有,隶属关系、包含关系、实例关系、属性关系等
数据属性是指:某个对象的属性,如李二年龄19
首先,可先创建好所有的对象属性和数据属性
对象属性的创建方法:
数据属性的创建方法:
然后,创建个体
本体构建一般只构建概念层,很少做实例化。可以在类的属性中创建个体
接着,可以定义个体的对象属性和数据属性,以及属性的约束。
总之,类和个体都有自己的description窗口,可做具体的设置。属性有对象属性和数据属性窗口,并可在个体中做应用。
红色两个框框中可以可视化展示类及类的层次结构,以及整个本体构建。
本文发布于:2024-02-04 18:14: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134228581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