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个由华为、中芯等电子企业高管组成的考察团,在英国投资贸易总署安排下,深入英国IT界,寻找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的商业合作契机。而商务部组织的采购团今年第三次前往欧洲,寻求与葡萄牙、意大利等欧洲四国建立更多的技术型投资贸易合作。
而就在前不久,国内知名IT综合服务提供商华胜天成[13.01 0.54%]巨资收购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自动系统[2.63 1.15%]集团有限公司,华胜天成用2.6亿港元的收购战略姿态,宣告了大举进军大中华及东南亚IT服务市场的雄心。
有并购专家认为,金融危机的到来给IT企业带来空前的挑战,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当人们的目光聚焦在其他领域的跨国收购时,中国本土的IT企业也在悄然筹划着自己的并购好戏。
德勤亚太区主管合伙人谢其龙表示,从目前中国企业近期海外活动路径中预测到,中国在欧盟的并购将集中在科技方面。而很多有远大抱负的中国企业正在海外频繁出动,寻求更多技术和贸易合作机会。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有一个观点开始被业界认同——中国在欧盟即将进行更多的并购活动,未来中资IT企业或引来海外并购潮。
事实上,从TCL并购汤姆逊开始,中国企业继续着一波又一波的海外并购,虽然有过失手和失败,但是,中国企业海外出击似乎愈挫愈勇。
2004年,联想并购IBM PC业务,一举成为国际巨头。但就在今年初,联想却爆出去年第三季度亏损9700万美元,是11个季度以来的首亏。对此,联想方面表示,将会进一步寻找海外并购机会,已走上国际舞台的联想,并无退路可走。
在无数国内企业频繁收购却频繁失败的先例下,中资IT企业此次寻求海外扩张的时机是否来到?又将面临着怎样的局面呢?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本人非常看好和支持民营或股份制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特别是像华为和中芯这样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民营企业。
“从目前经济运行来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复苏,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国内的IT企业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向海外拓展,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壮大自己。”胡星斗教授分析说,虽然我们以前的海外收购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导致很多人并不看好中资企业海外并购行为,导致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是失败的企业大多是产权不明,责任不清的央企。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认为,并购还是一种商业行为,每个具体项目是否值得并购,都需经过严格的市场分析,中国IT企业现在也没必要一拥而上,扎堆去海外进行并购。
虽然机会难得,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能成功,海外投资的IT企业需要注意投资陷阱,不要出现有股权却没决策权的现象发生,还要注意投资国的文化和相关法律,特别是IT界的法律。此外,IT企业在企图海外并购时一定要避免过度扩张,因为很多民营企业都是因为过度扩张引发资金链断裂而“身败名裂”,胡星斗教授表示。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
本文发布于:2024-02-04 18:50: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140779585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