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物理学家来说,这是不好的时代。
说这话的Oscar Boykin曾有过比肩爱因斯坦的梦想。他在佐治亚理工学了物理,并于2002年拿到UCLA该专业的PhD。但后来,他发现自己所在的专业没前途也没钱途。2012年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本应让工作在LHC和世界各地的物理研究者雀跃,但上帝粒子并没有改变理论物理的进程。“现有物理学出现矛盾的时候我们才有东西研究,可现在没什么地方存在问题。物理学家们过得很苦。”他说。
现在,Boykin已经不再是一位物理学家。他成为了一位硅谷软件工程师。对软件工程师来说,这是很好的时代。
Oscar Boykin
Boykin所在的Stripe是个90亿美元估值的初创公司。作为搞物理的,他对工作中遇到的复杂数学和抽象思想做好了准备。然而与搞物理的人不同,他所在的行业有着无尽激动人心的挑战和机会,加上美好的钱景。
如果说物理和编程是两颗不同的微观粒子,那么硅谷正在成为聚集它们的对撞机。Boykin的同事中有三位是学物理的。去年12月,通用电气收购了囊括众多物理学家(包括伯克利天体物理学家Joshua Bloom)的机器学习初创公司Wise.io。曾在美国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工作过的物理学家Arno Candel曾帮助编写了开源机器学习平台H2O。微软首席数据科学家Vijay Narayanan也是一位天体物理学家。
天子门生
当每个IT公司都在争取做越来越多的事的时候,物理学家的进入似乎显得很自然。早在计算机技术萌芽之际,物理学家已参与其中。共同设计ENIAC的John Mauchly是位物理学家。C语言之父Dennis Ritchie也是位物理学家。
但物理学家真正进入电子技术的舞台,是源自机器学习的崛起。新一轮对数据科学和AI的研究,似乎是上天留给物理系学生的宝藏。
再者,业内对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的追捧招来了更多搞物理的人。归根到
本文发布于:2024-02-04 18:5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141405585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