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离散数学真是博大精深(一)

阅读: 评论:0

[总结] 离散数学真是博大精深(一)

[总结] 离散数学真是博大精深(一)

命题逻辑

(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1、命题及其表示

命题:非真即假的陈述句。原子命题:不能分解为更简单的陈述句的命题。复合命题:由联结词、标点符号和原子命题复合而成的命题。真值:一个命题的真或假,简称值,真用T或1表示,假用F或0表示。由于命题只有真、假两个真值,所以命题逻辑也称二值逻辑

⑵ 一个原子命题,一般用大写字母或带下标的大写字母,如P,Q,R…,或Pi,Qi,Ri…表示,把表示原子命题的符号,称为命题标识符,简称命题符。一个命题标识符P,如果表示一个确定的命题,则称P为原子命题常元,简称命题常元;若P只表示任意命题的位置标志,或表示不确定的命题,或以原子命题为值的变元P,就称P为原子命题变元,简称命题变元。命题变元是以命题的真值为值的变元。命题变元不是命题。将一个命题变元P用一个特定命题去代替,才能确定它的真值,这时称为对P进行指派对P进行解释

2、联结词

  ⑴联结词是逻辑联结词或命题联结词的简称,用它和原子命题构成复合命题。

  ⑵否定联结词:设P是一个命题,由联结词┐和命题P构成┐P,┐P为命题P的否定式复合命题。┐P读为“非P”。┐是自然语言中的“非”、“不”、“没有”等的逻辑抽象,是一个一元运算。

  ⑶合取联结词:令P和Q是两个命题,由联结词∧把P、Q连接成P∧Q,称P∧Q为P和Q的合取式复合命题,P∧Q读为“P与Q”或“P合取Q”,∧是自然语言中的“和”、“与”、“并且”、“既…又…”等的逻辑抽象,是一个二元运算。

  ⑷析取联结词:设P和Q是两个命题,由联结词∨把P、Q连接成P∨Q,称P∨Q为P和Q的析取复合命题,P∨Q读作“P或Q”或“P析取Q”,∨是自然语言中的“或”的逻辑抽象,是一个二元运算。自然语言中的“或”可表示“排斥或”,也可表示“可兼或”,∨表示的是“可兼或”。

条件联结词:设P和Q是两个命题,由联结词→把P、Q连接成P→Q,称P→Q为P和Q的条件式复合命题,把P和Q分别称为P→Q的前件和后件,或者前提结论。P→Q读作“若P,则Q”或“P条件Q”。→是自然语言中“如果…,则…”,“若…,才能…”等的逻辑抽象,是一个二元运算。

  在自然语言中,前件为假,不管结论真假,整个语句的意义,往往无法判断。但在命题中,当P为F时,无论Q为T还是为F,都规定P→Q为T,这称为“善意推定”。

双条件联结词:令P和Q是两个命题,由联结词⇋把P、Q连接成P⇋Q,称P⇋Q为P和Q的双条件复合命题,P⇋Q读作“P当且仅当Q”。双条件联结词也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双条件联结词⇋是自然语言中的“充分必要条件”、“当且仅当”等的逻辑抽象,是一个二元运算。

⑺复合命题的真值只取决于构成它们的各原子命题的真值,而与它们的内容、含义无关,与联结词所连接的两原子命题之间是否有关系也无关。∧、∨和⇋具有对称性,而┐、→没有。

⑻各联结词真值表

P

Q

┐P

P∧Q

P∨Q

P→Q

P⇋Q

T

T

F

T

T

T

T

T

F

F

本文发布于:2024-02-04 18:58: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142093585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u4e00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