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和反衰老未来产业调查研究
作者:郎旭艳
文章来源:百度百科
研究内容:①测序和智能识别判断技术;
②病毒载体
研究内容:①怎么用人工智能做基因测序;
摘要: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产生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1)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个体的行为特征及行为合理,如癌症或白血病,运动天赋,酒量等[1]。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已由实验室研究演变到临床使用,可以说基因测序技术,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来源:百度百科)
2)“基因解读离不开大数据,大数据的分析需要‘人工智能’来完成。”张治位也指出,基因测序问题的关键在于,需要通过人工智能来自动分析个体基因序列信息,自动给出有用的临床信息和临床判断。
那么,这一基因检测的高级“软件”又该如何实现?张治位举例称,如对100万健康人进行基因测序,建立健康人基因数据模型;同时对某种疾病,包括不同亚型不同预后的病人,也进行基因测序,通过与健康人数据的比较分析,形成一套自动的算法和判读程序。这样,当输入个体基因序列,就会自动给出有用的临床信息和临床判断,对疾病的预测、预防、个体化治疗和预后等“精准医疗”进行指导。
“到那时,标本进去、结论出来,全程自动化智能化,就如我们现在使用的全自动生化仪一样方便快捷。”张治位说。
大量科学研究证实,绝大多数肿瘤是由遗传、环境及感染等因素引起,而且均从基因损伤开始。因此,理解基因和癌变的联系,进而尝试“修改”引发癌变的基因,被认为是“根治”癌症的有效方法。(作者:李惠钰来源: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5/9/8 10:41:45)
3)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肿瘤基因组研究已完成了对人类20多种常见肿瘤的全景式扫描。但科学家们认为,由此而产生的海量数据中只有少量的改变会真正引发肿瘤,如何鉴别出这些关键的突变并利用这些发现来帮助病人,是癌症研究者面临的挑战。
为此,日本东京大学正用具有人工智能的“沃森”计算机分析基因数据,研究人员认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能够以相当快的速度和相当高的准确性提供癌症诊断和治疗的必要信息,对于今后从基因层面诊断和治疗癌症不可或缺,
癌症基因组学正逐渐走向临床应用,为癌症能在基因层面实现更早期检测、分型、用药指导、预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除利用基因组技术检测、预防癌症外,目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癌症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丁广胜)。
4)目前,在医疗领域基因分析即指基因测序。受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本的限制,基因测序主要是针对单个易感基因进行的。而单个易感基因导致的大都是罕见病,不具有普遍应用的价值。反观癌症、肿瘤等常见病,是受多个易感基因共同作用。“大多数的病我们需要搞清楚是哪些基因共同导致的,而这里就需要大量的计算。”李彦宏进一步表示,百度在基因测序方面已经有所实践。“我们与协和医合作了一个对中国食管癌病人进行基因测序的项目,试图找到是哪些基因的共同作用导致癌症的发生。一旦我们搞清楚这些,未来基因编辑的治疗方法就可以用在更多常见病上。”
随着技术的进步,基因测序正在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此前,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就是依靠基因测序的结果才下定切除乳腺的决心。而未来,在百度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人类能够破解更多的基因密码。正如李彦宏所展望的:“我们用我们大数据的能力、用自己无穷无尽的计算能力,而希望医疗健康领域能够收集越来越多的数据、提出至少是计算领域越来越难的问题,共同造福数亿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基因分析和精准医疗只是“互联网+医疗”应用的一个层次。李彦宏从互联网角度分析,将“互联网+医疗”分为了四个层次:医疗O2O服务、智能问诊、基因分析和精准医疗、新药研发。基于这四个层次的研究,百度在上个月发布了百度医疗大脑,正式将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疗健康行业。(来源:百度)
自己的总结: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加强,出现了许多机器人。然而在这信息化的时代,我们迎来了新的成员,也就是人工智能,它以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也在逐步代替我们人类。但是在逐步代替我们人类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诸多的好处。就像人工智能可以做基因测序一样。转载于:.html
本文发布于:2024-02-04 23:50: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192031608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