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是一句golang编程箴言,对它的理解可大可小。
往小了说,golang建议使用channel来共享信息而不是使用共享内存,这是一种优雅的方式,避免了数据同步带来的繁琐和低效。
往大了说,本质上还是让资源去调度请求,而不是让请求去调度资源。
资源就那么多,所有请求有序使用资源的方式就是通信的方式,反过来,为每个请求虚拟出它独占资源的假象,那就是共享的方式。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差异体现在仲裁成本,这个成本决定了它们承载并发的能力。
再看下面这篇文章:
一个一个说。
…
我们来看上述两两比较的共性。
可将上述所有的二者抽象为争抢模式和有序模式:
所谓对冲突进行仲裁,意思就是发生冲突后怎么办。无论是退避重试,还是等待,此期间均是什么都做不了,且仲裁本身需要昂贵的成本。
并发调度就会好太多,有序化便无冲突,也就没有仲裁成本了,没有了仲裁,也就无需重试,等待,便可以干别的了,处理完全异步化。
以上述列举的顺序,分别是:
可见,这又是一个殊途同归。同类的还有:
为什么冲突仲裁的争抢模式无法承载大并发,因为过载的冲突仲裁开销会将资源淹没,若要承载大并发,必然要采用调度的方式。要理解这一要素,需要换一个视角。
我们看操作的是信息的本身还是信息的副本。
回到本文题目,“以通信方式共享内存”操作信息的副本, 而“以共享内存方式通信”则操作信息本身。
操作信息副本可以保证同时有且只有一个实体操作该副本,如果有两个实体需要操作该副本,那就再复制一个副本,这就保证了无冲突,业务流是可控无阻塞的。
RCU可做到业务无阻塞并发,无论是spinlock还是rwlock,都做不到。spinlock/rwlock锁临界区,造成临界区串行化,而RCU没临界区,它将本属于临界区的逻辑作为副本操作,择机原子更新,这便可做到无阻塞并发。
操作副本是无阻塞并发的甘泉,如果把并发看作是时间扩展性,那么将信息共享到远方则是空间扩展性,完成这件事的是网络,目前它是TCP/IP网络。TCP/IP网络采用了“以通信方式共享内存”的方式,它无疑是正确的。
我不懂erlang,但大致知道它的意思,erlang没有变量,只操作副本,它是通信网络在编程语言上的映射,对于golang,大概也是如此,使用go channel可以像网络收发一样来处理信息。
我们看socket接口,它实属用通信的方式共享内存的古老方式。
socket接口一开始是进程间通信机制,与之通信的进程可在本机,也可在远处,可在世界任意地方。“以通信方式共享内存“,是最原始的编程模式,一直到现在依然正确。
共享内存是一种本地优化,仅有编程意义,却没有扩展性,无论是无阻塞并发的时间扩展性,还是将信息传递给远方的空间扩展性。
共享内存是一种本地优化,优化的是指令操作延时,与其将信息封装成消息并传递,不如直接操作信息本身,它编程更简单,代码指令更少,执行延时更低。但高并发并不care指令延时,高并发care同时执行的有效指令数,而spin,switch不属于有效指令,故共享内存天生不与高并发配对。
此外,还是那个观点,网络编程场景,普遍毫秒级的单流通信延时,共享内存相比消息传递节省个微妙甚至纳秒级的操作延时,并无太大意义。要怪就怪光速吧。
上周周中,一个经理提到了“以通信方式共享内存,不要以共享内存方式通信”这句话,周末写篇杂感。
浙江温州皮鞋湿,下雨进水不会胖。
本文发布于:2024-02-05 01:23: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208561617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