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发(作者:)
影视评论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汪开庆 曾 斐韩国电影发展对中国电影的启示[摘要] 从90年代末至今,韩国电影席卷了整个亚洲,除了商业电影上大获成功之外,在国际各大电影节中也脱颖而出。韩国电影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除了韩国电影人在电影艺术与商业化效果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外,还归功于韩国政府对电影产业的发展政策。而与之相比几乎同时期发展的中国,虽然也有部分电影在国际上获奖,但整个电影业前景不容乐观。[关键词] 韩国电影 艺术 商业化 政策从90年代末至今,韩国电影席卷了整忧伤惆怅的《春逝》,穿越时空的《触不到的的当红明星。到2006年7月为止,观看此片的个亚洲,除了商业电影上大获成功之外,在恋人》,以及《白兰》、《雏菊》永远的爱情守护韩国观众已经超过1200万人,几乎占全韩国国际各大电影节中脱颖而出。2001年3月,神《菊花香》、《恋爱小说》,只爱你一人的《爱人口的四分之一。我们遗憾的看到,很多精韩国导演金基德的《漂流浴室》(又名《岛》)的蹦极》等等,都已成为韩国爱情片中的经心制作的中国电影由于没有找到新颖的材获第24届布鲁塞尔幻想电影节金奖;6月,典。《我的野蛮女友》解构了韩国传统的大男料而无法获得观众的认可。朴赞郁的《共同警备区》获第27届西雅图电子主义和英勇刚毅的男人形象,颠覆了传统(三)政府对国产电影的扶持影节评审委员会特别奖;11月,许秦豪的《春的男人至上的观念,以及男强女弱的传统,1999年,从《共同警备区》和《生死谍逝》获第1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艺术特别贡献开创了韩国电影 “女尊男卑” 的新时代。之变》收获的巨大成功中,韩国政府意识到,如奖;2002年5月,林权泽的《醉画仙》获第55后,“野蛮”遍地开花,相继出现了《我的老婆同韩国的现代、三星等几个大企业一样,韩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9月,李沧东凭借是大佬》《、我的野蛮家教》等爱情故事片。国电影产业亦能刺激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绿洲》获得第59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许秦豪的《八月照相馆》,是部关乎爱情的发展。韩国政府开始对韩国的电影特别是银狮奖;2004年金基德以《撒玛利亚少女》获与死亡的影片,它含蓄内炼的风格已经成为“大片”进行大力扶植。得第57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又以《空了韩国爱情电影的代表之一。《八月照相馆》“大片”的制作不仅仅是资金与规模的房间》获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导演银中男主人公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面对死问题,而且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除了影片制熊奖;2005年导演柳昇凭借《哭泣的拳头》赢亡男主角显得平静而坦然,虽然他与女主角作的融资、发行、宣传等市场运作部分之外,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大奖;2006年之间的爱情也只能到此为止,却给女主角留电影的精良制作以及影片内容也尤其重要。6月,青年导演申东一的《访问者》获得第32下了美好而永久的回忆。韩国爱情片不只讲姜帝圭的大片《生死谍变》上映22天后打破届西雅图电影节信任导演评审委员会奖。再述一段感情,也不只为了呈现美丽又浪漫的当时韩国电影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纪录,上映看商业电影方面的票房成果:2001年《我的画面,而是通过爱情故事的背后反映社会性57天就超过《泰坦尼克号》在韩国的电影票老婆是大佬》525万人的票房成绩;2005年的问题。房纪录。影片最终吸引了超过600万名观众,电影《欢迎来到东莫村》取得800万人的票(二)艺术与商业的成功结合票房收入达3500万美元,相当于该片七倍的房;2006年,《王的男人》作为一部古装剧的韩国电影人把电影当作一个产业和商制作费用,开创了韩国大片电影市场的新局商业片,吸引了超过1000万的观众。韩国电品来运作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电影商业和艺面。投资达150亿韩元的《太极旗飘扬》,被称影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除了韩国电影人在术相结合,并在艺术市场中努力挖掘商业片为“彰显民族魄力的韩国战争史诗”,该片是电影艺术与商业化效果进行孜孜不倦的追的潜能。韩国导演们对题材挖掘大胆深入,一部艺术与商业双重相结合的野心之作,被求外,还归功于韩国政府对电影产业的发展情节设置不俗套、情感表达细腻。他们善于看作是一部可以与好莱坞战争大片相媲美政策。本文通过对韩国电影现状进行分析,
利用了韩国的偶像明星,运用了韩国自己的的力作。随着韩国商业大片的成功,韩国电希望能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现代语言运用传统的民族文化来制作成现影迅速崛起,迎来了巨大的丰收:2005年李一、韩国电影的现状在我们看到的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韩国电俊益指导的《王的男人》以1230万观影人的(一)东方式的爱情观影,成功打造电影品牌。《王的男人》揽下了票房创下韩国影史的巅峰纪录; 6个月后,这爱情片是韩国电影的主力军,那韩国式第27届韩国青龙电影节和大钟电影节最佳一纪录又被韩国首部恐怖片冯俊浩导演的的小情小调,纯真唯美感人至深的爱情文艺导演、最佳影片等重要奖项,票房也打破了《汉江怪物》以1301万观影人的成绩所打破。片,彰显出“以理结情,以情为重”的东方爱韩国票房的历史纪录,成为2005年韩国电影可以说,韩国的商业电影获得了巨大情观,令人回味无穷。如郭在容的《我的野蛮的票房冠军。而男主角李俊基正是靠电视剧的成功。举例来说,2004年韩国的《太极旗女友》,许秦豪的清淡隽永的《八月照相馆》,《我的女孩》而迅速串红并且深受观众喜爱飘扬》,韩国全国4800万人口中就有1230万11
人看过这部电影,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而相比之下,中国最高票房的电影《英雄》,观影人数800万人,也只占了全国人口总数的十五分之一。 2004年韩国电影年产不过60部,却创造了120亿元人民币票房,是中国电影的10倍左右。可见,在韩国国人心中电影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国内国外市场上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2004年,《十面埋伏》热闹上映之后,该制片人感慨地说到:“一个小小的韩国,2004年的票房总收入能达到120亿元,而我们中国电影2004年上半年50部电影加在一起才1亿元多一点。”韩国电影有如此飞速的发展,与韩国政府一系列的重大扶植政策有直接的联系。1995年,韩国执行“电影配额制度”,这一制度自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沿用,尽管经济部为了外交策略而要求降低本土电影的比例,但文化部却坚持,韩国电影院的每一个厅每年必须放满148天的本土电影。1998年又彻底取消“电影剪阅制度”,代之以“电影分级制度”。1999年,政府将电影定位为核心产业,并且筹措近2.4亿元人民币用作国产电影的发展资金。同年,韩国开始实行韩国电影国际化的战略,积极支持国产影片参加国际电影节,以此来提高国际知名度。1999年之后的韩国政府十分注重对独立电影、艺术电影的扶持,并为其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支援基金和优惠政策。除此之外,韩国拥有非官方性质的最高电影主管机构电影振兴委员会,其主要资金来源于电影票税收以及政府预算,每年有4200万美元拨款用于专门的电影拍摄,并且有很多像现代、大宇、三星等大企业投注资金到电影这个行业,这些对韩国电影的政策、制度、人才教育等方面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同时投资建设影院,多功能影院的急剧扩大发展给国产片的放映提供了空间。不仅如此,韩国电影所用的胶片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胶片,本土的后期制作也不亚于美国。因此在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下,韩国电影终于在九十年代后期异军突起,电影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韩国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借鉴二、(一)呼吁政府对中国电影产业的政策支持虽然中国电影绝对不能像韩国电影那样百无禁忌,但是面对近邻韩国电影的繁荣,中国电影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们必须要反观中国电影自身的存在问题。首先表现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成熟。这又具体表现在:1、多数电影的艺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制作技术水平不高;2、电影题材和电影类型单一;开拓思路的角度严重不足;3、具有国内外市场影响力的电影导演、制片人等仍然严重缺乏;4、中国电影的国际发行能力非常薄弱;5、盗版市场和营销策略的知识的缺乏都使得中国电影的产业化道路举步维艰;6、中国电影还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运作,缺乏市场商业对照。这是电影业界人士普遍承认的中国电影所存在的问题。借鉴韩国电影成功的经验,我们认为,中国电影作为一项产业,在重视艺术效果的同时,也不能不考虑盈利。所以电影产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将电影艺术与商业化相结合,制作出适合市场需求观众爱看的电影,而不应该片面的盲目的发行没有市场的影片。在产量、规模适度增长的基础上,中国电影人要考虑最重要的是如何增加国产电影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和观赏价值,提高电影产品的占有率、赢利、和外国产品的竞争力。韩国政府对电影业进行大幅减税政策,并鼓励国内大型企业对电影业进行直接投资。政府开放式的政策使投资商们感觉到了既稳妥又光明的发展前景,于是韩国的大企业把电影产业看作一种“准制造行业”,采取渐进的经济型投资方式,从最初的音像版权经营,到投资电影院建立院线,再到对电影拍摄的直接投资。对中国而言,国家应该尽量的出台一些相关的电影法律和政策,对中国的电影产业进行支持、推动和扶植,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当然,对于中国电影的等等问题还不只限于国家扶持。韩国首席导演姜帝圭曾对中国的导演们提出了个尖锐的看法:“拍电影是为了观众,这是一种职业精神。韩国导演的每部作品都是呕心沥血之作。在这点上,我觉得中国导演做得很不够,不热衷拍摄自己喜爱的作品,只是做命题作文,就不可能创作出多样的、有个性的、丰满的作品。” 张元的《看上去很美》,表面看着是儿童片,但是却讲述了一个特殊时代背景下“儿童监狱”的政治寓言,这就把一部本应该生动有趣、活泼开朗的电影变得思想沉重。这样的电影不仅小朋友“看不懂”,成年人也难理解并且看得很累。由于不少导演对艺术的推崇,固执于自我表达。对他们来说,在投资环境不景气的时期与并不完善的发行体制下,只能继续走参加国际电影节来扩大影响的老路,而没有去考虑市场因素。这也许这就是中国电影发展滞后的真正内因。
(二)分级制势在必行现行的电影市场制度并没有跟上中国国际化市场的脚步,因此压制了中国电影的发展,香港已经向大陆提出希望尽快制定和颁布“电影分级管理暂行规定”。以香港为例,香港电影都有分级制,而内地认为有分级制,每当“港片”想进入大陆发行上映的时候,如何与大陆的制度接轨便成为了一个大难题。2006年,香港电影《江湖》就因为内容涉及街头暴力以及警匪枪战而被拒之门外。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就被视为一种教育群众的工具,在没有市场供求的年代,为了照顾人口中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选取正面的健康的题材无可厚非。但是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电影院的经营模式也有所改变,电影市场已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从前不再一样了。电影除了作为教育工具外,还更应该视为一种娱乐,一种商品。香港金像奖主席文隽先生曾经对电影市场作过一个这样的比喻:电影市场好比超级市场,顾客全因自己的需要而选择合适的商品。家里有小孩的一定会到零食部看看,而爱吸烟喝酒的成年人,自然会到烟酒专柜转转。电影对于老百姓,就像是购物,各取所需。因此作为商品的电影,就得分类,这样才能更快的与国际接轨,因为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美国、英国、韩国、法国、加拿大、伊朗等都实行了电影分级制度。韩国电影不仅打入了世界电影的潮流中,而且以“韩国的就是世界的!”这一口号自豪的把韩国电影工业以及韩国东方传统文化的商业品牌打造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主流。在亚洲范围内,韩国电影的发展和成就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因为韩国的电影人尊重自身的传统文化,并且不断进取,所以韩国电影一直把握住了作为一门艺术应有的内涵和精神,这就是它吸引观众的根本所在。那么,面对着韩国电影的咄咄逼人自强不息的气势,作为与邻国的友好邦交,同时拥有强烈的东方文化背景,目前正在寻求振兴与突破之路的中国电影应该有不少借鉴。参考文献[1]宋世锋.形势及韩国电影崛起要因分析.《当代电影》2006.第4期[2]韩国电影1部顶50部?/oubb/
[3]Korea guy/文. 新浪娱乐.资料:韩国影片《王的男人》幕后制作./m/2006-02-14/. 2006.2.[4]中国网.2005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二).[EB/OL] /chinese/zhuanti/whbg06/.2006.2[5]文隽.《拿什么拯救影艺圈》,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9
作者简介汪开庆,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广告学、艺术设计学、影视学等。12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03:2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333960663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