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发(作者:)
外国文学他人即地狱名词解释
“他人就是地狱”名词解释:
萨特早期理解个人与他人关系的一个重要命题。
萨特认为,世界上的根本存在是自为的存在,自为是虚无,人们在虚无的世界里感到孤独。因为人不仅是“自为的存在”,而且也是“为他的存在”。当个人与他人发生关系时,每个人都想把他人当作对象,当作客体;同时又都想摆脱这种客体地位,恢复到自由主体的自为存在地位。因此,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不可能是互为主体,只能是“主奴关系”。
这种关系表现在自由问题上,就是不仅他人是对我的存在和自由的界限,而且我的存在对他人的自由也是个限制,那么,“尊重他人的自由”就只是一句空话。即使我们有可能打算尊重别人的自由,但我们对别人所采取的每一个态度也会是对我们想加以尊重的这种自由的侵犯。不管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我们总是在一个已经存在着别人——而且对别人而言,我显得多余的世界里,完成着我们的运动的。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萨特在1944年发表的剧本《禁闭》中得出了“他人就是地狱”的结论。
这种关于个人与他人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的观点,歪曲地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的现象;但是它把这种异化看作是人的存在的一个必要的构成契机,终究不能为人们指出一条克服异化的正确道路。
萨特这种绝对排斥他人的自由观在二战之后有明显的变化。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04:54: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339246665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