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视角下东盟的战略选择及中国应对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8日发(作者:)

印太视角下东盟的战略选择及中国应对

第40卷2021年第1期2021年2月出版攀登(双月刊)New Heights(Bimonthly)Vol. 40No. 1. 2021 February 2021印太视角下东盟的战略选择及中国应对陈婷1吴世韶2(1.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印度洋一太平洋地区地缘战略地位的提升,大国在这一地区的竞争与博弈不断升级。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提出了旨在遏制中国发展的“印太战略”,东盟是其关键一环。实际上,对于美国的“印太战

略”,东盟经历了从不安到推出“印太展望”的认知过程。东盟“印太展望”强调合作、开放、包容的地区理念,主张

在现有机制框架内解决矛盾冲突,这与美国“印太战略”在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东盟“印太展望”的出台,将在战

略空间选择、政治经济发展及南海安全问题上对中国的东盟政策产生影响,中国应对此做出相应的回应。关键词:印太战略;东盟;战略选择;印太展望;中国应对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647(2021)01—0030—07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形势呈现“百年未有之

大变局”的突出特点,大国竞争愈演愈烈。在地缘

战略竞争和国家利益综合考量下,美国、印度、曰本

等国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印太构想,其中,美国“印太

战略”最具对抗性,充满着大国竞争色彩。这表明,

随着全球地缘战略中心的转移,“印太”已从简单的

地理概念上升至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安全层

面。“印太”概念的提出,特别是美国“印太战略”的

实施及推进,使得印度洋一太平洋地区的形势变得

愈发复杂。作为两大洋的交汇处,东盟一直是一支

重要的地缘战略力量,其在该地区的身份认知是保

持东盟的地区中心地位。®由于美国“印太战略”极

具对抗性,东盟在回应“印太战略”方面经历了从相

对谨慎与不安到推出东盟版“印太展望”的过程。

东盟版“印太展望”与美国“印太战略”虽有相似性,

但也有本质上的区别,东盟“印太展望”的出台及实

施将对中国的东盟政策产生影响,中国应积极做出相关回应,不断深化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务实合作。―、东盟对美国“印太战略”的反应东盟在美国“印太战略”安排中占据重要位置。

在美国的战略设计里,东盟作为其关键的一环,是美

国实施并落实“印太战略”的重要倚靠力量。东盟

对美国“印太战略”的回应及付出很大程度上影响

着美国“印太战略”在东南亚地区的推进。实际上,

对于美国的“印太战略”,东盟的态度经历了从不

安、谨慎到推进“印太展望”的过程。(一)美国的“印太战略”随着大国实力的变化及世界地缘中心的转移,

印太地区已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据估

计,这一地区占全球人口的57. 6%,按购买力平价

计算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2. 1%0对美

国来说,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与经济的重要性不言

而喻。[1]2017年10月,特朗普首次在亚太经合组织

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自由开放的印太”这一概念【收稿日期】2021 -01 -15【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院基金项目“中国东盟合作进程中中国文化自信的建构及其对21世

纪‘海丝’建设的价值研究”(HS2017005)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陈婷,女,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关系。吴世韶,男,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关系。—30 —

并阐述了美国的印太展望D 2017年底,在美国国家

安全报告中,特朗普政府再次强调了印太地区的战

略地位并发表了美国的印太构想,sr自由开放的

印太”。2019年6月,美国国防部正式发表了《印太

战略报告》,全面阐释了美国的“印太战略”,指出印

太地区“是美国未来最重要的地区”m。在报告中,

美国还将中国视为其最主要的战略威胁,认为中国

的崛起将是21世纪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随着

中国实力的增长,中国在追求更广泛的政治、经济和

安全利益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咄咄逼人态势将会加

深印太地区的紧张局势。为应对中国的威胁,美国

将采取措施加大“印太战略”部署,遏制中国发展,

从而塑造一个服务于美国利益的印太地区秩序。[3]

此外,在印太报告中美国还特别强调了东盟的地位,

认为美国与东盟存在共同的价值观,在许多方面存

在共同利益,东盟是其关键的战略伙伴,美国会继续

支持东盟在地区安全架构中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

双方间的交流与合作。[4]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报

告中美国强调了自由和开放的印太秩序,但也难以

消弭其中的大国竞争色彩。从深层次考量,美国

“印太战略”的主要目标还是为了遏制中国。在中

美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美国对东盟的示好与拉拢将

进一步使印太地区形势紧张化,东盟的生存空间将

受到一定的挤压。(二)东盟对美国“印太战略”的反应在美国的“印太战略”设计中,东盟的重要性及

其战略地位非常突出,美国也试图拉拢东盟进入以

美国为首的同盟圈,从而全方位地遏制中国发展。

但实际上,从东盟对美国“印太战略”的态度来看,

东盟是有其自身发展诉求的。东盟不愿在大国竞争

中选边站队,丧失其地区中心地位,因此在对待美国

“印太战略”上,东盟经历了从不安、谨慎到推出印

太展望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东盟国家的普

遍共识是不参与美国的“印太战略”部署,并持不安

与谨慎的心态。即使美国的印太报告宣称其是一种

全方位、多层次的自由而开放的地区合作理念,也有

意愿维持东盟的中心地位,加大彼此间的交流合作。

但在一些东盟国家看来,美国的“印太战略”是在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本身就带有遏制

中国发展的成分,实际上,美国部署印太战略最真实

的意图就是防止中国利用其日益强大的力量来改变

现状。[5]如果美国的真实意图是遏制和打压中国,

东盟加人美国设计好的印太战略就有可能受到中国

的反制,东盟将不得不进行选边站队的抉择,生存危

机将进一步加大。正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所阐释

的,“我们非常不希望被迫选边,但现在情况可能发

展到东盟不得不选择一方或另一方,我希望这种情

况不会太快到来”。[6]这反映出东盟对美国“印太战

略”的焦虑与不安。第二个阶段是推出东盟“印太

展望”。实际上,东盟“印太展望”的出台也经历了

一段较为曲折和艰难的过程。起初,东盟国家并不

接受“印太”这一概念,相关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公共

场合发表讲话时也多次回避“印太”概念。但随着

地区局势的发展,东盟国家发现自己也难以置身事

外。2018年4月,在新加坡东盟峰会上,印尼提议

的构建避免冲突对抗的印太合作理念受到了东盟国

家的广泛欢迎与积极回应。在同年11月召开的东

亚峰会上,印尼的这一构想被认为是东盟国家加强

同所有峰会伙伴国和周边其他伙伴国合作的重要途

径。经过一年多的谈判交流和协商,2019年6月,

《东盟印太展望》在第十三届峰会上正式通过。这

一“展望”既是对美国“印太战略”的回应,同时也是

东盟维持自身中心地位,对“印太”这一地区日益重

要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竞争所做出的愿景和规

划。从这份愿景来看,东盟以自身中心地位为最高

利益诉求,强调的是一种开放与合作的地区理念,讲

求共建共享。从中可以看出,在美国“印太战略”笼

罩的阴影下,东盟既没有与美国选边站队,也没有做

出明显的反华举动,而是选择在大国之间保持一种

平衡,保持自身战略选择的范围,从而更好地维护自

身发展利益。(三)东盟出台“印太展望”的动因国际格局的转型和发展引发东盟生存担忧。随

着中美两极态势愈发明显,中美战略竞争进人到前

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美国试图通过“印太战略”阻滞

中国发展,东盟面临着选边站队的风险。为在大国—31 —

竞争中保持东盟地区中心地位,东盟必须有所作为,

灵活地在大国之间周旋,从中谋求发展利益。第一,

大国竞争冲突加剧,东盟处境艰难。进入21世纪

后,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逐渐超过

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家,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

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早年曾报告

预测,中国很有可能在2030年之前超过美国,并成

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7]近些年来,伴随中国经济、

科技、军事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攀升,美国认为中国

的崛起与发展威胁到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为避

免权力中心的转移,美国曾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报告》和《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中指出,美国视中国

为战略竞争对手,大国竞争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

要关切,大国竞争时代由此展开。在大国竞争时代,

印太地区地缘战略地位的提升进一步加剧了大国在

该地区的竞争与冲突,美国更是提出了旨在遏制中

国的“印太战略”“一旦中美包容性竞争向全面的对

抗性竞争转变,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将会面临巨大的

‘选边站’的体系性压力”[8]。作为印太地区重要的

地缘战略力量,东盟一方面担心美国“印太战略”的

排他性将地区分裂为互相对立的阵营,恶化地区紧

张局势;另一方面又担心东盟在大国竞争中不作为,

在地区建构中被边缘化。基于以上担忧与考量,东

盟认为提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印太构想至关重要。因

此,东盟版“印太战略”有别于美国等国的战略考

量,东盟试图倡导构建一个对话与合作的地区秩序

以削弱大国政治的影响,并不断保持其在地区发展

建构中的话语权,以更好地实现东盟发展利益。第

二,维持东盟地区中心地位。“长期以来,东盟将其

中心性视为最宝贵的组织资产”。[9]由于亚洲任何

一个国家仅凭一己之力无法建立包含其他国家在内

的国际对话交流机制,东盟所主导和建立的对话机

制很大程度上就填补了这一“权力真空”,并由此造

就了东盟对自身地区中心地位的认知。从东盟建立

的对话机制可以看出,东盟异常珍视这一地位。东

盟所建立的对话机制如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东

盟外长扩大会议等,实际上都是强调东盟的核心作

用,并在此基础上延伸至各大国为其提供交流合作—32 —的平台。在东盟看来,这些机制和平台代表了其在

地区一体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主导性作用。但自美国

“印太战略”实施以来,东盟的中心地位受到了一定

的威胁。虽然美国在印太战略报告中宣称支持东盟

的地区安全中心性,但实际上美国却构想主导印太

地区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的霸主并建立一个为美国

利益服务的印太地区秩序。在美国的“印太战略”

里,印度、日本、澳大利亚是其主要的倚重力量。美

国意图通过美日印澳四国合作机制来加强印太地区

的政治、经济、安全、军事等方面的合作。可以说,“四国机制可能成为后东盟时代的地区架构基础,

而在该架构中,东盟地位以及自身的地区议程设置

能力都将受到削弱”。[1<>]由于这四国总体实力在东

盟之上,当四国机制作用不断增强时,东盟的中心地

位将受到严重削弱。鉴于此,东盟推出了“印太展

望”,这既是对美国“印太战略”的回应,更是维持东

盟中心地位的必然选择。二、东盟“印太展望”与美国“印太战略”的比较东盟“印太展望”是在大国竞争背景下提出的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不断推进及其在印太

地区引发的紧张局势,东盟为了削弱大国政治的影

响,保持自身中心地位,制定并出台了符合东盟利益

的“印太展望”。从某种程度上看,东盟的“印太展

望”也是对美国“印太战略”的回应,其在某些方面

与美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更重要的是,东盟的“印

太展望”与美国的“印太战略”在本质上有较大的区

另IJ,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一)东盟“印太展望”与美国“印太战略”的相似点东盟“印太展望”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回

应美国“印太战略”,以此来调适双方关系。中国与

东盟国家相互毗邻,二者存在一定的地缘战略竞争,

加上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存在领土争端,美国也有

意拉拢东盟围堵中国,这就为东盟与美国在具体领

域加强合作提供了养分。通过分析和研究东盟“印

太展望”及美国“印太战略”,可见二者在海上安全

合作及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一方面,海洋安全在国家发展

战略中地位突出,谁获得了制海权,谁就能率先获得

海上优势,并在大国竞争中抢占先机。长期以来,美

国和东盟重视海上安全,尤其关注南海权益问题,南

海是重要的地缘战略通道,地缘价值显著。鉴于南

海独特的地缘优势及各国存在较多的争端冲突,美

国也试图介人这一区域。正如美国在印太战略报告

中所宣称的,“开放的印太是指促进亚太区域的可

持续发展和互联互通。这意味着所有国家都可以进

入国际水域、航线、网络和空间领域,并能够寻求和

平解决领土和海洋争端”。[lli事实上,美国曾多次介

人南海事务,并鼓吹“南海航行自由”,罔顾中国在

南海的正当权益,美国此举不仅是因为南海地缘位

置的重要性,而且是因为美国深感中国的崛起威胁

到了美国的利益,因此美国要在相关争端领域钳制

中国的发展。对于东盟来说,中国与东盟相互毗邻,

其本身就存在地缘战略竞争,加上中国与部分东盟

国家存在南海领土争议,因此在南海权益问题上东

盟与美国都有遏制中国的意图,但不同的是,东盟更

主张以和平的方式管控及解决相关争端问题。此

外,除了关注南海权益外,东盟与美国也重视非传统

安全的合作。非传统安全已经超越传统的国别界

限,更具破坏性,仅靠单个国家是无法管控和解决

的。印太地区作为新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中心,

其本身面临较多非传统安全的威胁。美国在印太战

略报告中指出,“印太地区继续面临一系列由跨国

威胁带来的安全挑战,包括恐怖主义,非法武器,毒

品、人口和野生动物贩运、海盗、危险的病原体以及

武器扩散和自然灾害等。美国将寻求盟友及伙伴合

作,共同应对这些挑战”。[12]同时,东盟在印太展望

报告中也指出,印太地区正面临一系列威胁,东盟将

加强非传统安全合作,打击跨国犯罪。[13]由此可见,

东盟与美国在打击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有一致性。

另一方面,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东盟与美国

印太构想的一部分,二者存在一定的共通性。伴随

着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印太地区日益成为大

国活动的焦点。美国在印太战略报告中指出,“美

国认识到印太地区需要更多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

的投资。因此,美国将和盟友以及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促进地区发展”。[14]在此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

也曾表示,美国将投人1. 13亿美元用于支持印太地

区的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15]对于东盟而言,推进

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区域互联互通的重要前

提。由于东盟国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仅凭自己的

力量难以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东盟需要倚

仗域外大国的支持来推进区域建设,这就与美国的

印太构想有些许重合之处,但由于美国“印太战略”

尤其强调对抗性,美国在区域互联互通建设上的援

助力度是值得思考的。(二)东盟“印太展望”与美国“印太战略”的差异性东盟“印太展望”与美国“印太战略”都是大国

竞争的产物,虽然二者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但二者

仍存在根本上的区别。美国“印太战略”强调冲突

对抗,发展盟友关系,大国政治色彩浓厚;东盟“印

太展望”强调平等、开放与合作,包容性强,因此二

者在战略目标及合作机制方面存在根本上的差异。

首先,东盟与美国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身份与位置

决定了二者的印太战略目标存在差异。冷战结束以

来,美国一直是国际体系的主导者,是世界权力的中

心,也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维护美国的霸主地位、避

免权力中心的转移一直是美国的现实追求。随着中

国的强劲崛起,美国明显感觉到其霸主地位受到了

威胁,为避免权力中心的转移,美国多方采取措施遏

制中国的发展,“印太战略”就是当前美国采用的手

段之一。即使美国“印太战略”以“自由而开放的印

太”命名,也或多或少地强调了加强印太地区的交

流与合作,但实际上,美国“印太战略”是对之前亚

太战略的继承和发展,其主要目标还是维持美国在

该地区的影响力,通过确保地区国家间的权力平衡

使美国获利,从而推进有利于美国安全与繁荣的国

际秩序。[16]在美国印太战略报告里,美国实际上强

调的是美国利益,通过加强盟友关系建立起一个排

除中国在外的地区秩序。而东盟是在美苏冷战的背

景下产生的,从成立之日起,东盟就在大国竞争的夹

缝中生存,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东盟逐渐形成了平衡

大国影响的策略。在美国“印太战略”不断推进、中—33 —

美战略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东盟推出了“印太展

望”,以平衡大国政治的影响。“尽管在一些原则上

存在重合,但东盟的框架与美国的战略不同。东盟

的框架是包容性的,不针对任何特定大国”。[17]由此

可见,东盟构想的是包含中国在内的平等、开放、合

作、繁荣的地区秩序。在该秩序下,东盟依旧是地区

安全架构的中心。在战略目标上东盟与美国的设计

差异表明了二者存在核心利益冲突。其次,在合作

机制上二者也有很大区别。美国“印太战略”强调

同盟关系,美国试图通过建立美日印澳四国同盟机

制来加强美国在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及安全等

方面的介人;通过与相关国家建立同盟关系,美国试

图构建新的对话机制,将中国排除在这些机制之外,

从而达到遏制中国发展,使中国在国际上被边缘化

的目的。而对于东盟来说,在现有机制中加强交流

与合作是东盟所推崇的,因为现有机制如东盟峰会、

东盟地区论坛等是以东盟为主导的对话机制。在东

盟印太展望报告中,东盟尤其强调了其在印太地区

架构中的中心地位。报告指出,东盟不是要建立新

的机制或取代现有机制,而是要在东盟所主导的现

有机制中加强印太合作,以应对各方面的威胁和挑

战。通过对比东盟与美国所构想的合作机制可以发

现,二者存在很大的分歧,东盟所倡导的合作机制更

具包容性,更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平等、开放的印

太地区秩序。三、东盟“印太展望”对中国东盟政策的影响及

相关建议在印太地区大国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东盟

没有选择与美选边站队及做出明显的反华举动,而

是在大国间保持一种平衡,通过出台“印太展望”表

明自身战略定位,灵活地周旋在大国之间。鉴于东

盟战略选择的中间性,东盟“印太展望”的出台将对

中国的东盟政策产生影响,中国应对此做出相应的

回应,不断推动中国一东盟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一)东盟“印太展望”对中国东盟政策的影响作为对愈演愈烈的大国竞争及美国“印太战

略”的回应,东盟版的“印太展望”试图消弭大国政

治色彩。东盟“印太展望”的出台表明,东盟仍然坚—34 —持在大国竞争中保持一种平衡,这既有利于推动中

国东盟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同时,中国东盟政策也受

到一定的挑战。一是,东盟的平衡策略增强了中国

的战略选择空间。在美国“印太战略”笼罩的阴影

下,美国试图通过美、日、印、澳四国集团机制及东盟

来钳制中国的发展。在美国这一战略构想下,日本、

澳大利亚及印度都与美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战略对

接,中国的战略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挤压。虽然美国

不断向东盟示意和利诱,但东盟始终没有选择与美

国选边站,站在中国的对立面。作为对美国“印太

战略”的回应,东盟在“印太展望”里表达了其对印

太地区秩序的构想,即东盟有意打造一个对话与合

作、人人共享发展与繁荣的印太地区。东盟强调在

由东盟所主导的现有机制和框架内加强合作与和平

解决争端问题,并继续充当诚实的中间人调和利益

冲突的角色。[18]从中可以看出,东盟“印太展望”在

思想上极具包容性,它不针对中国,并构想一个包括

中国在内的包容与开放的印太秩序。此外,东盟继

续充当中间人的角色也表明,在战略选择上,东盟仍

继续坚持大国平衡战略在大国之间周旋,不走到中

国的对立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国所面临的

不利局面。因此在战略安排上,东盟是中国可争取

的对象,这对于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圈包围有重

要作用。二是,东盟互联互通发展诉求促进中国一

东盟经济交流合作、推动政治关系发展。近年来,随

着东盟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东盟内部对增进区域

互联互通建设高度重视。《东盟2025:携手前进》强

调,东盟要扩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次区域合作项目

推动区域运输、信息通信技术、电子商务、能源等方

面互联互通建设,打造一个更有活力和韧性的东

盟。[19]在“印太展望”中,东盟又重申了实现区域互

联互通建设的构想。由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

限且参差不齐,仅靠东盟国家是难以推进区域互联

互通建设的,东盟还需借助域外大国的力量来推进

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中国一东

盟经济互补性强,东盟互联互通发展诉求与中国提

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中国

的综合实力及其在基础设施及互联互通领域取得的

成效能很好地为东盟的互联互通建设提供经验、资

金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事实上,东盟也意识到了

这一点,因此,在近些年的经贸往来中,中国与东盟

之间的经贸合作有了很大的提升,经济合作的增强

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一东盟政治关系的稳定、健康

发展。三是,海洋安全尤其是南海安全问题是影响

中国一东盟关系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尽管中国

与东盟在经贸和投资方面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

但双方之间的互信却没能随之增长而增长,这很大

程度上是因为东盟对邻近大国中国崛起引发的安全

担忧。[20]在利益权衡下,东盟逐渐形成了一种“经济

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战略认知。在中国与东盟

国家争议最大的南海主权上,东盟国家试图通过与

美国的安全防务合作来增加美国在该地区的介入,

避免中国一家独大。虽然在“印太展望”中,东盟就

海洋安全合作及海上冲突问题上做了相关说明,并主

张用和平方式解决相关争端,但东盟也没有否认美国

在南海安全问题上的介人引发的局势动荡。相反,东

盟还想通过美国的介人来增加对华博弈的筹码,以此

维护东盟国家发展权益。实际上,在南海安全及权益

问题上,东盟与美国有着相似的利益诉求,都想牵制

中国,避免中国一家独大。从这一点来看,东盟“印太

展望”所强调的包容性并不仅仅是针对中国,还隐含

着放任美国南海行动的相关表态。由此可见,在南海

问题上,中国的东盟政策将受到一定的挑战。(二)中国应对东盟“印太展望”的相关建议印太区域是大国竞争的核心地区,同时也是未

来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印太展望”里,东盟就自身立场与态度做了具体

阐述,作为该地区安全架构的中心,东盟将继续保持

地区中心性,构建自由、平等、合作与稳定的地区发

展秩序。鉴于东盟“印太展望”对中国东盟政策的

影响,中国应及时地做出回应,积极与东盟国家进行

战略对接,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妥善管控分歧矛盾,

努力推动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第一,加强

战略对接,积极构建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东盟

“印太展望”包容性强,中国应充分评估东盟国家内

部战略,有效对接。随着东盟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应积极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并借助

《东盟2025 :携手前进》愿景与东盟进行战略对接。

由于东盟“印太展望”强调的是东盟的地区中心地

位,所倡导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平等、合作、开放的

地区秩序,中国应尊重东盟的地区中心地位,积极支

持东盟框架内的交流与合作。在共有利益基础上,

积极对接东盟国家发展战略,如印尼的“全球海洋

支点”战略、新加坡“第三个中新政府间合作项目”

等,通过双边交流合作推动中国一东盟关系整体向

前发展。对于东盟对中国战略的担心与疑虑,中国

应努力增进双方之间的互信,积极利用现有机制加

强双方高层的对话交流,通过领导人非正式会晤的

方式就彼此关切的核心问题进行广泛而深人的交

流,妥善管控分歧,在战略发展上努力达成共识,从

而更好地推动中国一东盟关系的发展。在当前美国

“印太战略”不断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大国竞争对抗

升级的情况下,东盟是中国争取合作的对象,也是推

进印太地区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中国应积极与东盟

加强战略对接,努力构建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从

而推动中国及印太地区秩序的发展。第二,深化印

太区域经济合作,有效回应东盟发展诉求。在印太

战略深人实施、国际贸易壁垒加深的背景下,东盟是

中国贸易转移的重要对象。自2009年起,中国便成

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1]2010年中国_东盟自

贸区建立后,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不断加深。

2019年,双方贸易额达6414. 6亿美元,东盟成为中

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20年前三季度,双方贸易额

达3. 3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 7%,东盟成为

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2]由此可见,在世界经济不

明朗的情况下,东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

鉴于中国与东盟这种经济伙伴关系,中国应把握机

遇,不断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合作。中国与东盟都

是印太地区重要的经济行为体,推动区域经济健康

稳定发展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在世界经济复杂多

变、自由贸易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中国应积极支

持东盟推进RCEP谈判进程,并就区域经济合作问

题提出中国方案,以开放、友好、合作的态度积极面

对逆全球化浪潮,不断加强双方经贸关系。在东盟—35 —

“印太展望”里,东盟将经济建设放到了重要的位

置,中国应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对接,将“一带一路”

倡议与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有机结合;以亚洲基础

设施投资银行为合作平台,支持东盟基础设施建设

和区域互联互通建设,在具体经济领域中不断深化

中国一东盟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第三,积极开展

南海安全合作,相互增信释疑管控分歧。南海争端

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最为敏感的问题,也是美国

介人印太地区的重要载体。南海争端问题处理不

好,势必会影响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正常关系。近

年来,随着美国不断鼓吹“南海航行自由”,一些东盟国家如越南等也试图挑衅中国,南海争端问题面

临国际化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妥善处理南海

争端问题已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鉴于南海问题的

敏感性,中国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同时,还应加强

与东盟国家的对话沟通,相互增信释疑,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通过与东盟国家开展南海安全合作来共

同管控南海争端,如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南海安全军事

联合演习、进行海上安全对话等。此外,中国还应加强

与东盟之间的民间交流与合作,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合

作协议及相关协定来减少双方之间的摩擦,通过进一

步的务实合作,减少敌对因素对双方关系的影响。注释:①东盟在东亚地区占据地缘中心位置,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要道。近年来,东盟以“中心地位”界定自身在地区

一体化和东亚区域合作中的角色与作用,并以此作为维护东盟整体性、独立性和主导性的重要原则。参见韩志立•关系网络

的竞争:“印太”战略对东盟中心地位的挑战—以关系主义身份理论为视角[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9,36(02):

96;董贺.关系与权力:网络视角下的东盟中心地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08) :89。参考文献:[1]

2018:7.[2] [3][4][11][12][14][16]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Indo -

Pacific

Strategy

Report :

Preparedness,

Partnerships,

and

Promo­Bruce

Vaughn,

etc.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

sMFree

and

Open

Indo -

PacificM :

Issues

for

Congress [

R].

CRS

Report,

ting

A

Networked

Region[R].

USiTlie

Department

of

Defense,2019: 1 -4,2 -10,17 -52,4,13 -16,4,16.[5]

John

Lee.

The“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

and

Implication

for

ASEAN[M].

Singapore:

ISEAS

Publishing,2018:16.[6]

Anna

Maria

Romero.

PM

lee:

ASEAN

may

have

to

choose

sides

in

US -

China

standoff[N].

Hie

Independent,November 17, 2018.[7]

社,2013:4.[8] 刘若楠.大国安全竞争与东南亚国家的地区战略转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04) :82.[9] 刘阿明.东盟对美国印太战略的认知与反应[J].南洋问题研究,2020,(02): 19.[10]

(02): 107.[13 ] [ 18 ]

ASEAN.

ASEAN

OUTLOOK

ON

THE

INDO -

PACIFIC[

R].

ASEAN, 2019 :3,1 - 2.[15]US

DEPARTMENT

OF

STATE.

America*

s

Indo -

Pacific

economic

vision[

EB/OL].

https://www.

state,

gov/remarks -

韩志立.关系网络的竞争:“印太”战略对东盟中心地位的挑战—以关系主义身份理论为视角[J].外交评论,2019,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编.全球趋势2030:变换的世界[M].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译,北京:时事出版

on - % 20americas -

indo -

pacific -

economicvision/ ,2018 - 07 - 30 .[17]

Kavi

Chongkittavom.

Watch

out

for

Asean*

s

New

Indo -

Pacific[

N] .

Bangkok

Post,

December 4,2018.[19]

The

ASEAN

Secretariat.

ASEAN 2025 :

FORGING

AHEAD

TOGETHER[M].

Jakarta:

the

ASEAN

Secretariat,2015:60 -83.[20] 王玉主、张蕴岭.中国发展战略与中国—东盟关系再认识[J].东南亚研究,2017,(06):11.[21 ][ 22]中国外交部.中国一东盟关系(10 + 1)[

EB/OL] .

www.

fmprc.

gov.

cn/web/gjhdq_676201/gjhdqzz_

681964/lhg_682518/zghgzz_682522/, 2020 -11 -03.责任编辑:齐轩—36 —

印太视角下东盟的战略选择及中国应对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12:49: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367741675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美国   中国   战略   地区   合作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