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扫码关注博主weixin公众号,免费获得更多优质的核探测器与核电子学内容~
经历β+衰变的放射性核素称为正电子发射体。不同正电子发射体发射的正电子的能量不同会导致组织内正电子传播的范围也不同(正电子在组织中传播的范围取决于其动能和周围组织的电子密度)。这些放射性核素用于标记各种药物化合物,并利用PET 成像技术来检查疾病的生物化学特性。简而言之,药物通过代谢过程与身体相互作用,放射性核素则可以跟踪和测量这种相互作用(通过同时探测到两个湮灭光子)。下表列出了一些临床上有用的正电子发射体放射性核素。
表1:常用放射性核素及其物理特性
较高的正电子能量意味着穿过组织的有效正电子范围(从发射核到正电子范围末端的平均距离)较长。例如在水中,F-18具有低能正电子 (0.635 MeV),射程非常短 (2.4毫米),而Rb-82具有高能正电子 (3.4 MeV),射程较长 (14.1毫米)。
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对于临床应用的可实践性起着重要作用。半衰期非常短的碳-11、氮-13 和氧-15只能用于研究机体快速吸收的过程。F-18的半衰期约为2小时,可为合成、摄取示踪剂以及PET成像提供更多时间,特别是在肿瘤学诊断应用中。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20:13: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394707687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