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发(作者:)

分析检测
FAPAS牛肉试样中掺鸡肉、马肉、羊肉、猪肉
成分检测结果分析
刘单单,苏妙贞,梁颖思,杨丹婷,丁清龙
*
(广东省食品检验所,广东广州 510435)
摘 要:目的:参加英国FAPAS分析实验室组织的能力验证,了解验证并提高实验室对于特定项目的检
测能力。方法:依据组织方提供的试样说明书处理试样,分别参照鸡肉、马肉、羊肉、猪肉的检测相关标准,
全程采用人员比对方式,鸡源性成分同时采用方法比对的方式,对检出的源性成分进行测序并在NCBI上对
测出序列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在试样(29106)中分别检出马源性成分和猪源性成分,经测序比对与检出源
性成分一致。结论:本次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可为同类检测机构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肉;能力验证;动物源性成分;人员比对
Analysis of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Chicken, Horse Meat,
Lamb and Pork Components in FAPAS Beef Samples
LIU Dandan, SU Miaozhen, LIANG Yingsi, YANG Danting, DING Qinglong
*
(Guangdong Institute of Food Inspection, Guangzhou 51043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ficiency testing organized by the UK FAPAS analytical laboratory,
understand the validation and improve the laboratory’s testing capabilities for specific projects. Method: Process the
samples according to the sample instructions provided by the organizer, and refer to the relevant testing standards
for chicken, horse meat, lamb, and pork. Personnel comparison is used throughout the process. Chicken derived
ingredients are also compared using method comparison, and the detected source ingredients are sequenced and
compared on NCBI. Result: Horse derived components and pig derived components were detected in this sample
(29106), and they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detected source components through sequencing comparison.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laboratory capability verification are satisfactory an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testing
institutions.
Keywords:
beef; capability verification; animal derived ingredients; personnel comparison
近年来关于食品中肉类制品掺假的报道层出不
穷,例如引起全球关注的欧洲马肉事件,及国内报
道出的其他动物源性掺假事件等
[1]
,肉制品掺假越来
越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随着技术的发展,
分子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动物源性成分的
检测,尤其是各种实时荧光PCR,可对样品进行定
性或定量检测
[2]
;近年来,新型核酸检测技术的广泛
应用,如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微流控芯片、分子信标技
术等,使得快速恒温以及高通量检测动物源性成分成
为可能
[3-6]
。DNA分子生物学方法为目前首选的用于
肉制品源性成分鉴定的方法,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实
时荧光PCR技术
[7-8]
。能力验证是体现实验室检测能
力和实现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9]
,参加能力验
证对于持续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具
有重要意义。广东省食品检验所连续两年参加了食品
中动物源性成分生物鉴定,分别于2022年5月参加
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Analysis
基金项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2021ZS03)。
作者简介:刘单单(1990—),女,河南商丘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
通信作者:丁清龙(1990—),男,河北沧州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检测。E-mail:1129749459@
。
90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1月(下)
Capability Assessment System of Chinese Academy of
Inspection & Quarantine,ACAS)组织的食品中牛、
羊、猪、马源性成分检测能力验证ACAS-PT1397
(2022)
[10]
和2023年2月参加了英国FAPAS(Food
Analysi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cheme)组织的食品
中鸡肉、马肉、羊肉或者猪肉一或多个成分检测能
力验证FAPAS-29106(2023)。现将2023年FAPAS
Proficiency Test 29106的能力验证情况报告如下,并
对两年的能力验证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同类
检测机构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ME203天平(美国梅特勒-托利多科技有限公
司);AB2-3S1生物安全柜(新加坡ESCO公司);
Nano核酸蛋白分析仪(日本岛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CFX-96实时荧光PCR仪(美国伯乐公司);T100-
PCR仪(美国伯乐公司);Sub-cell GT电泳仪(美国伯
乐公司);GelDoc XR+凝胶成像仪(美国伯乐公司);
Quant Studio 6 Flex实时荧光PCR仪(美国赛默飞世尔
科技公司);Centrifuge 5430离心机(德国艾本德公司)。
DNA提取试剂盒(德国QIAGEN公司);
Premix Ex TaqTM(Probe qPCR)(日本TaKaRa公司);
Premix Ex Taq(日本TaKaRa公司);羊源性成分检
测试剂参照标准SN/T 2051—2008,选用试剂为Real
Time PCR Ovine DNA Detection Kit(日本TaKaRa公
司);内参基因、猪源性成分的上游引物、下游引
物及探针按照SN/T 3730.8—2013提供的序列信息合
成;内参基因(或需要检测)、鸡源性成分的上游引
物、下游引物、探针(或有)按照SN/T 2978—2011和
GB/T 38164—2019提供的序列信息合成;马源性成
分的上游引物、下游引物、探针按照SN/T 3730.5—
2013提供的序列信息合成。以上序列信息合成和
PCR产物测序均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
1.2 样品来源
英国FAPAS分析实验室能力验证样品(FAPAS
Proficiency Test 29106),牛肉(冻干)试验材料1份,
塑料瓶装,重约20 g;阳性样品为市场上购买的鸡
肉、马肉、羊肉和猪肉,阴性样品为牛源性标准品;
实验用水为无菌ddH
2
O。
1.3 实验方法
鸡源性成分检测参照SN/T 2978—2011和
分析检测
GB/T 38164—2019;马源性成分检测参照
SN/T 3730.5—2013;羊源性成分检测试剂和方法
参照标准SN/T 2051—2008;猪源性成分检测参照
SN/T 3730.8—2013;样品前处理参照组织方提供的试
样说明书。全程采用人员比对(检验员A和检验员B),
部分源性成分采用方法比对的方式。根据各标准要求,
对各对照结果进行判定。
1.3.1 NDA提取和检验过程质量控制
按照组织方提供的试样说明书处理试样后,均匀
称取约200 mg的试样于1.5 mL离心管中,制备3份
平行样,并取2份牛源性标准品作为提取阴性对照,
另取200 mL无菌水作为提取过程控制的空白对照,
这两种对照全程参与试样提取,参照德国QIAGEN
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提取并测定DNA浓度。
试剂空白对照即用水代替模板;参与比对人员分别在
不同的实验室取样提取,以防止交叉污染。
1.3.2 提取DNA质量测定
采用核酸蛋白仪测定所提取DNA的浓度和纯度
OD
260
/
OD
280
),将DNA浓度统一用无菌水稀释至
50 ng·
μ
L
-1
进行后续实验,并于-20
℃
保存备用。
1.3.3 鸡源性成分PCR扩增
按标准方法GB/T 38164—2019,用Quant Studio
6 Flex实时荧光PCR仪进行鸡源性内参照成分检
测。25
μ
L总反应体系包括12.5
μ
L的2
×
premix、上
下引物(10
μ
moL·L
-1
)各0.5
μ
L、探针(10
μ
moL·L
-1
)
0.5
μ
L、提取的模板DNA 5
μ
L及ddH
2
O 6
μ
L。反应
条件为95
℃
10 min,95
℃
15 s,60
℃
1 min,40个
循环,在每次循环的退火时收集荧光。
按标准方法SN/T 2978—2011,用T100-PCR仪
进行鸡源性成分方法比对检测。25
μ
L总反应体系
包括2
×
PCR缓冲液12.5
μ
L、dNTPs(2 mmol·L
-1
)
5
μ
L、上下引物对(10 nmol·L
-1
)各0.5
μ
L、DNA聚合
酶(1 U·
μ
L
-1
)1
μ
L、提取的模板DNA 5
μ
L及ddH
2
O
0.5
μ
L。反应条件为94
℃
预变性1 min,94
℃
变性45 s,
63
℃
退火40 s,72
℃
延伸45 s,35个循环,72
℃
延
伸5 min,4
℃
保存。
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称取1.5 g琼脂糖于
100 mL电泳级冲液中,加热,充分溶化后,加入
染色剂至终浓度为0.5
μ
g·mL
-1
制胶,在电泳槽中加
入电泳级冲液,使液面刚刚没过凝胶。将8
μ
L各
PCR扩增产物分别和3
μ
L加样缓冲液混合,点样。
9 V·cm
-1
恒压,电泳至染色指示剂迁移至凝胶中部。
凝胶成像仪下观察电泳结果并记录。
Nov. 2023
CHINA FOOD SAFETY
91
(
分析检测
1.3.4 马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扩增
按标准方法SN/T 3730.5—2013,用CFX-96实
时荧光PCR仪进行马源性成分检测。25
μ
L总反应体
光PCR见图1和图2,可知两人检测结果一致,均
为未检出鸡源性成分。在鸡源性成分的检测中同时
用到SN/T 2978—2011进行检测,通过电泳结果(图3)
系包括12.5
μ
L的2
×
premix、上下引物(10
μ
moL·L
-1
)
可知与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一致。
各1
μ
L、10
μ
moL·L
-1
探针1
μ
L、提取的模板DNA
2
μ
L及ddH
2
O 7.5
μ
L。反应条件为94
℃
预变性1 min,
1个循环;94
℃
变性34 s,60
℃
退火延伸45 s,40个
循环,60
℃
收集荧光。
1.3.5 羊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扩增
按标准方法SN/T 2051—2008,用CFX-96实时
荧光PCR仪进行羊源性成分检测,25
μ
L总反应体
系包括2
×
羊源性检测预混液12.5
μ
L、羊源性检测
引物混合液(10
μ
moL·L
-1
)1
μ
L、羊源性检测探针混
合液(10
μ
moL·L
-1
)1
μ
L、提取的模板DNA 2
μ
L及
ddH
2
O 8.5
μ
L。反应条件为95
℃
/10 s,1个循环;
95
℃
/5 s,60
℃
/30 s,40个循环,在每次循环的退
火时收集荧光。
1.3.6 猪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扩增
按标准方法SN/T 3730.8—2013,用Quant
Studio 6 Flex实时荧光PCR仪进行猪源性成分检测。
25
μ
L总反应体系包括12.5
μ
L的2
×
premix、上下引物
10
μ
moL·L
-1
)各1
μ
L、10
μ
moL·L
-1
探针1
μ
L、提
取的模板DNA 2
μ
L及ddH
2
O 7.5
μ
L。反应条件为
50
℃
/2 min,95
℃
/10 min;45个循环为95
℃
/15 s,
58
℃
/1 min,在每次循环的退火时收集荧光。
1.3.7 测序
当PCR检出可疑阳性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
DNA测序。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样DNA提取质量
检验人员A取试样29106(牛肉)3份,分别标
记为1-1、1-2、1-3,另取一份阴性样品(牛源性标
准品)标记为NC1;检验人员B另取试样29106(牛肉)
3份,分别记为2-1、2-2、2-3,另取一份阴性样品
标记为NC2。每组实验过程中设置
空白对照(KB)、提取对照(TK)、阳性对照(PC)。
每组试样提取DNA后经核酸蛋白分析仪检测,结
果见表1。经测定试样
OD
260
/
OD
280
值,比值均处于
1.8~2.0,提取效果良好。
2.2 鸡、马、羊、猪源性成分检测结果
试样29106鸡、马、羊、猪源性成分检测结果
见表2。A、B两位检验员检测鸡源性成分的实时荧
92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1月(下)
表1 每组试样DNA提取质量表
检验人员编号浓度(/ng·
μ
L
-1
)
OD
260
/
OD
280
1-1322.071.91
A
1-2290.591.90
1-3338.041.91
NC1213.051.85
2-1320.371.91
B
2-2359.171.91
2-3271.971.91
NC2399.461.89
A、B两位检验员检测马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
PCR见图4和图5,可知两人检测结果一致,均检
出马源性成分。A、B两位检验员检测羊源性成分的
实时荧光PCR见图6和图7,可知两人检测结果一致,
均未检出羊源性成分。A、B两位检验员检测猪源性
成分的实时荧光PCR见图8和图9,可知两人检测
结果一致,均检出猪源性成分。
2.3 检出源性成分测序结果
将检测出猪源性成分和马源性成分的PCR产
物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进行测序。将马源性测序结果序列与SN/T 3730.5—
2013附录A中序列比对,同源性为100%,并将
测序结果序列上传到NCBI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比
对结果为马源性成分;将猪源性测序结果序列与
B/T 38164—2019附录A中序列比对,同源性为
97%,并将测序结果序列上传到NCBI数据库中进行
比对,比对结果为猪源性成分。
3 结论
根据FAPAS公布的能力验证结果,实验室此次
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次能力验证全程用人员比对的方式进行,并在不
同的实验室取样和提取试样核酸,有效防范了取样
和提取过程中的交叉污染,避免了检测结果异常情
况的出现
[11]
。同时,在鸡源性成分的检测中加入方
法比对的方式,两种方法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了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检出的猪源性、马源性成分
分别进行了测序,比对结果良好,均与检出的源性
成分相一致。
本实验室在2022年5月参加了ACAS组织的食
(
(牛源性标准品)
分析检测
品中牛、羊、猪、马源性成分检测能力验证ACAS-
PT1397(2022),与之相比,此次检测中增加了人
员比对、方法比对和测序比对的方式,两次能力验
检验人员编号
1-1
1-2
1-3
NC1-1
NC1-2
A
TK1
TK2
KB1
KB2
PC1
PC2
2-1
2-2
2-3
NC2-3
NC2-4
B
TK1
TK2
KB1
KB2
PC1
PC2
鸡源性成分(增加方法比对)
检测结果Ct值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16.012
16.135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17.831
18.014
有无目的条带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有目的条带
有目的条带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有目的条带
有目的条带
证结果均为“满意”,由此可见本实验室在分子技
术方面有较高的成熟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类掺假问题
马源性成分
检测结果Ct值
18.97
18.61
18.72
N/A
N/A
N/A
N/A
N/A
N/A
20.120
20.000
18.25
18.20
18.45
N/A
N/A
N/A
N/A
N/A
N/A
17.130
16.370
羊源性成分
检测结果Ct值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17.180
18.530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18.910
18.290
猪源性成分检测结
果Ct值
16.852
16.239
16.931
N/A
N/A
N/A
N/A
N/A
N/A
16.005
16.117
16.616
16.983
16.612
N/A
N/A
N/A
N/A
N/A
N/A
16.446
16.251
表2 试样29106中鸡肉、马肉、羊肉、猪肉源性成分PCR检测结果
注:1-1、1-2、1-3、2-1、2-2、2-3为样品编号;NC为阴性对照(牛源性标准品);TK为提取过程对照;KB为反应试剂空白
对照;PC为阳性对照;N/A为未检出。
18S-ji
1E07
ji
1E07
1E06
1E06
∆
R
n
1E05
101.783.027 094
∆
R
n
1E05
49.251.882 533
1E04
1E04
1E03
2
46812
Cycle
2426283
1E03
246812
Cycle
2426283
legend
ABCDEFGH
legend
ABCDEF
GH
图1 检验员A鸡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图谱
Nov. 2023
CHINA FOOD SAFETY
93
分析检测
18S-ji
1E07
1E07
ji
1E06
1E06
∆
R
n
1E05
92.085.713 113
∆
R
n
1E05
100.546.587 644
1E04
1E04
1E03
2
46812
Cycle
2426283
1E03
246812
Cycle
2426283
legend
ABCDEFGH
legend
ABCDEFGH
图2 检验员B鸡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图谱
1-11-21-3KB1NC1NC2TK1TK2PC1PC2PC3PC4KB2NC32-12-22-3TK3TK4NC4
MARKER
500 bp
MARKER
500 bp
图3 鸡源性成分PCR产物电泳检测条带图谱
Amplification
15
R
F
U
(
1
0
-
3
)
10
5
0
01020
Cycle
3040
图4 检验员A马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图
Amplification
15
R
F
U
(
1
0
-
3
)
10
5
0
01020
Cycle
3040
图5 检验员B马源性成分实时荧光检测图
94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1月(下)
分析检测
Amplification
10
8
R
F
U
(
1
0
-
3
)
6
4
2
0
01020
Cycle
3040
图6 检验员A羊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图谱
Amplification
10
8
R
F
U
(
1
0
-
3
)
6
4
2
0
01020
Cycle
3040
图7 检验员B羊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图谱
图8 检验员A猪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图谱
图9 检验员B猪源性成分内参照实时荧光PCR检测图谱
Nov. 2023
CHINA FOOD SAFETY
95
分析检测
也越来越备受关注,分子检测技术已成分第三方检
测实验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次能力验证采用多
种方式进行,不仅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也对实验
室整体综合能力进行了验证,包括人员能力、技术
方法等。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室在能力
验证、盲样考核等方面,可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
采用新技术、新手段以不断提升实验室的综合能力。
本次能力验证采用的各方面技术为第三方检测机构
的能力考核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路宇轩,翟睿,吴帆,等.肉类掺假检测方法及研
究进展[J].计量学报,2023,44(6):1000-1008.
[2]易艳,刘明东,蒋子敬,等.基于分子生物学原理
技术检测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
工业,2023,49(4):288-294.
[3]陈晓宇,陆利霞,熊雄,等.实时荧光PCR技
术鉴别流通环节的掺假牛肉及其制品[J].生物加工过
程,2021,19(2):214-226.
[4]徐轶飞,王泽祥,赵禹,等.几种动物肉源性成分
膜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J].动物医学进展,2023,44(3):73-76.
[5]石丰运,朱广琴,顾开朗,等.基因芯片法鉴别
饲料中猪、牛、鸡和鸭等动物源性成分分析[J].中国猪
业,2021,16(3):51-54.
[6]承海,朱洪亮,姚振明,等.基于分子信标技术
的肉类食品动物源性成分多重筛检方法[J].中国食品学
报,2023,23(6):378-384.
[7]MAGIATI M,MYRIDAKI V M,CHRISTOPOULOS
T K,et l flow test for meat authentication with visual
detection[J].Food Chemistry,2019,274:803-807.
[8]李文绮,李自芹,贾文婷.2019—2021年食品微
生物能力验证的结果分析与讨论[J].农产品加工,2023(3):
67-71.
[9]徐帅,郝琴,代艳发,等.LAMP法与PCR法
在食品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食物与营
养,2020,26(10):20-23.
[10]苏妙贞,杨丹婷,丁清龙,等.食品中牛、羊、
猪、马源性成分检测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J].现代食
品,2023,29(5):136-139.
[11]陈雨欣,朱荣,石建华.牛肉粉末中猪源性成分定
性检测FAPAS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
学报,2018,9(20):5324-5327.
(上接第89页)
验数据,配制标准溶液时应使用精密度高的器具和
纯度高的标准物质,拟合校准曲线时可以适当缩小
标准曲线范围来降低不确定度的分量,保证测量结
果的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王江蓉,胡飞俊,梅广,等.微波消解-石墨炉原
子吸收法测定粮食中铅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食品
与发酵工业,2013,39(9):189-194.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测量不确定度与表
示:JJF 1059.1—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3]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测量不确定度政策
实施指南:CNAL/AG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4]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总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2—
201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5]王瑞芬,赵智勇,高筱玲.电热消解-石墨炉原
子吸收法测定白酒中铅含量的研究[J].粮食与食品工
业,2014,21(2):67-69.
[6]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常用玻璃量器检定
规程:JJG 196—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2222
+++
u
rel
(
W
)
=
uRuCudu
()()(
C
1
)
+
()
relrelrelrel
重
222
u
(
J
i
)
=
0.002 38
+
0.044 2
+
0.011 1
+
2
rel
1
2
=
0.050 90.021 8
+
0.005 8
15.198 6
×
10.0
=
30.40 μg·L
-1
样品中铅含量
W
=
5.0
u
(
W
)=
W×u
rel
(
W
)=30.40
×
0.050 9=1.55
μ
g·L
-1
2.7 扩展不确定度
在95%的置信概率下,取包含因子
k
=2,
计算得
U
=1.55
×
2=3.10
μ
g·L
-1
。因此该白酒样品
中铅含量最终分析结果及其扩展不确定度表示为
(30.40
±
3.10)
μ
g·L,
k
=2,
P
=95%。
-1
22
1
2
3 结论
本文通过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得白
酒样品铅含量,并对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发现影响
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校准曲线的拟合、样品消解、
标准工作系列的配制。为得到更准确、更合理的检
96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1月(下)
本文发布于:2024-11-13 08:2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314573055160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