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列主要目的是复习C和C++,重拾其中的一些知识。
标准库类型vector表示对象的集合,其中所有对象的类型都相同,通常也称容器。vector是模板而非类型,由vector生成的类型必须包含vector中元素的类型。
vector后面如果是"()“这样的普通英文括号,默认是代表元素数量,不设定数量进行初始化的话初始值为0,后面如果是”{}"这种花括号的话,表示的是元素集合,里面的数值代表元素的值。
vector<int> v1(10); // v1有10个元素,每个的值都是0
vector<int> v2{10}; // v2有1个元素,该元素的值是10vector<int> v3(10,1); // v3有10个元素,每个的值都是1
vector<int> v4{10,1}; // v4有2个元素,值分别是10和1vector<string> v5{"hi"}; // v5有一个元素"hi"
vector<string> v6("hi"); // 错误,不能用字符串字面值构建vector对象
vector<string> v7{10}; // v7有10个默认初始化的元素
vector<string> v8{10,"hi"}; // v8有10个值为"hi"的元素
vector<int> v; // 空vector对象
for(int i = 0; i != 100; i++)v.push_back(i); // 往vector中添加0到99,不能用下标方式添加元素!
双冒号实际上是作用域的意思,"::" 前面一一般是类名称,后面一般是该类的成员名称,C++为例避免不同的类有名称相同的成员而采用作用域的方式进行区分。
如:A,B表示两个类,在A,B中都有成员member。那么
A::member 就表示 类A 中的 成员member
B::member 就表示 类B 中的 成员member
双冒号还有全局作用域的作用:
#include <stdio.h>int count = 0; //全局变量 0void main()
{int count = 10; //局部变量10printf("count =%dn", count);//局部变量屏蔽了全局变量 所以输出结果是10{int count = 20;printf("count =%dn", ::count); //作用域符号指出引用全局变量0//::sort}
}
这和linux下的文件路径类似,“/”放在开头表示绝对路径,放在中间表示子目录。
System::Math::Sqrt()
可以理解为 System是全局命名空间 Math是类名 Sqrt是函数名。
双冒号也常用于类变量内部作为当前类实例的元素进行表示
class CA {
public:int ca_var;int add(int a, int b);int add(int a);
};//作用域
int CA::add(int a, int b)
{return a + b;
}//另外,双冒号在类变量内部作为当前类实例的元素进行表示
int CA::add(int a)
{return a + ::ca_var;
}
//表示当前类实例中的变量ca_var
本文发布于:2024-02-01 22:42: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6798579399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