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程序员的退路:「有人放弃挣扎撤回老家,有人创业失败退回大厂」

阅读: 评论:0

35岁程序员的退路:「有人放弃挣扎撤回老家,有人创业失败退回大厂」

35岁程序员的退路:「有人放弃挣扎撤回老家,有人创业失败退回大厂」

35岁,真就是程序员职业生涯的「死亡线」吗?

随着「内卷」、「躺平」等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大龄恐惧症」也越来越多地在技术圈被人讨论,而《2020程序员人才大数据洞察报告》也指出如今程序员群体呈年轻化趋势,90后占据着半壁江山。

这也促使很多程序员在工作5-10年以后,都会开始思考更久以后的自己会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他们担心着是否会被时代抛弃。

带着这一问题,我们与几位程序员朋友聊了聊,他们中有人从一线退回老家,有人创业失败回归大厂,还有人依然坚守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

北漂7年,我选择回家过真正的「生活」

许锋,33岁平凡程序员
2018年结束7年北漂,回到老家徐州

说到我的程序员经历,其实还是很坎坷的,因为最开始我是从退伍军人转行开始写代码,并非科班出身的程序员,连一点边都沾不上。

我记得是十六岁那年去的部队,入伍5年后面临淘汰和退伍的选择,于是不得不去思考未来的人生规划。

那个时间段我是非常迷茫的,常年的从军生涯让我与社会有点脱节,不明白那时有潜力的行业是哪些,关键是我什么也不会。

也是一个巧合,我的姐夫给了我一个人生参照,他和我一样是一名普通Java程序员。又恰好我在小时候就对计算机很感兴趣,因此在我们的一次长谈之后,我就义无反顾地决定走这条路了。

当然,我的表哥肯定没法教我写代码,而且自学也没法证明我写代码的能力,所以我选择去报了培训班。

说实话,刚开始学Java完全跟不上节奏,因为从普通人的思维方式转换成程序员的思维方式没法一蹴而就,那段时间除了白天上课之外,晚上我还得回家把老师讲的视频拿出来复习,课上教的代码也得重新写一遍,所有事情弄完基本在凌晨1、2点了。这个经历对于刚接触代码的我来说非常痛苦,就好像你不读书5年多,但某天你突然接到通知要参加高考一样。

但哪怕再苦我也得坚持下去,因为你不努力就没饭吃,每天得过且过的后果除了白白浪费交的这近1万培训费用外,更惨的是你会面临无法找到工作谋生的窘境。

我很庆幸,5年军旅生活塑造了我坚毅的个性,能让我在那段时间熬过来,相比起肉体的磨练,精神上反复从疲倦到兴奋的过程更令我体会深刻。

结束培训之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南京,当时进了一家小公司做java后端开发,在工作的时候也不断看各类技术大佬的的博客,自己也啃过几本专业书,积累了3年的经验后投了当时北京一家中等规模公司的java岗,薪水有了较大的涨幅,年包能有30多万,可以说那时候就是我职业生涯的最高峰了。

在北京的那7年,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没有归属感&#

本文发布于:2024-02-04 19:57: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153084590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退路   程序员   老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网站地图1 网站地图2 网站地图3 网站地图4 网站地图5 网站地图6 网站地图7 网站地图8 网站地图9 网站地图10 网站地图11 网站地图12 网站地图13 网站地图14 网站地图15 网站地图16 网站地图17 网站地图18 网站地图19 网站地图20 网站地图21 网站地图22/a> 网站地图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