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发(作者:)
峰会之后,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在忙什么
作者:刘 琳
来源:《世界知识》 2021年第10期
文/刘琳
在2021年3月美日印澳四国举行“四方安全对话”(QUAD)首次领导人线上会议后,近期动作频频,一方面拓展合作议题,推动对话机制进一步走实,另一方面加强与机制外国家的互动,呈现打造“四方+”架构的趋势,其发展走向及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四国机制上紧发条
从近期事态看,“四方安全对话”呈现以下主要动向:
首先,推动首脑峰会常态化并成立工作组,机制化程度不断提高。自2017年美日印澳重启“四方安全对话”以来,起初仅在司局级层面进行交流,后在2019年提升至外长级。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有意强化该机制在推进“印太战略”中的支柱作用,倡议举行了首次线上峰会,会后不仅发表联合声明,四国领导人还联名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展现对“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的“坚定承诺”及对推动“四方安全对话”持续发展的积极态度。年内四国可能再次举行首脑会晤。如果领导人会议常态化,将在工作层磋商及外长会之外,进一步增强沟通渠道,显著提高对话的机制化程度。此外,四国宣布成立疫苗专家工作组、气候工作组、关键和新兴技术工作组等三个工作组,对外展示四国可以提供实实在在的公共产品,而不是仅仅谈论“中国挑战”。
其次,议题逐渐拓展,从海上安全扩大到基础设施、疫苗合作、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四方安全对话”最初主要关注海上安全,但首脑峰会讨论了新冠疫情影响、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关键技术、反恐、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等议题。四国领导人同意为印太地区启动一项疫苗合作计划,集合四国力量,以多部门合作、分步骤行动方式,在2022年之前生产至少10亿剂新冠疫苗,并加强疫苗提供及“最后一公里”疫苗发放方面的合作,重点关注东南亚和南太发展中国家,意在对抗中国的“疫苗外交”。四国在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等领域也通过成立相关工作组准备展开具体合作。
议题的拓展将进一步扩大“四方安全对话”的影响力,提升该机制的可持续性。同时,将合作拓展到敏感度较低的“软性”议题,如气候变化、人道主义救援等,也将消除部分成员国的疑虑,提高合作动力,增强机制内部黏合度。但是,四国强调在关键技术、网络安全、高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根本目的还是整合盟友伙伴的力量,在重要竞争领域联手应对中国。
第三,成员国与盟友伙伴之间互动频密,呈现快速网络化扩展态势。美日印澳四国在加强四边合作的同时,其成员国之间及成员国与伙伴之间的外交和军事互动日益频繁。4月5日至7日,美日印澳四国和法国在孟加拉湾举行“拉彼鲁斯”海上联合演习。之后,法军舰艇参加印度“瓦鲁纳”演习并前往西太平洋“巡航”,并将在5月与美日舰队会合举行联演。4月10日,美国、菲律宾两国防长通电话讨论南海局势,双方随后于12日恢复举行去年中断的“肩并肩”联合军演。日本首相菅义伟4月15日访美,意在展示日美同盟的牢固性及两国对印太地区的“承诺”。此后,他本计划前往印度和菲律宾访问,后因日本、印度国内疫情加剧临时取消。这些访问都着眼于应对中国的崛起以及与盟友伙伴国家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协调。4月13日,日本和德国举行了首次外长、防长“2+2”线上会谈,讨论如何应对“中国挑战”及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问题。
本文发布于:2024-02-08 12:47: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07367674674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