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发(作者:)

肉及肉制品中牦牛源性成分的PCR鉴别
段庆梓;尚柯;张彪;张玉;王巍;梁恒兴
【摘 要】通过牦牛与其他常见物种的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设计牦牛的特
异性引物,并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体系中不同
条件、参数的考察,建立肉及肉制品中牦牛源性检测的PCR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
专属性,建立的PCR体系仅对牦牛源性有扩增现象,而对其他物种无扩增,且对牦牛
源性的检出限可达到1%.能够满足检验机构或生产企业对肉及肉制品中牦牛源性的
检测需求.%The specific primer of yak was designed by cytochrome b gene
alignment between yak and other common species, which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PCR detection of yak in meat products by Investigation of dif-
ferent conditions and parameters. The established PCR system had better
specificity, which could only have am-plification of yak, and not
amplification of other species. The detection limit of yak could reach to 1%.
The yak PCR system established could meet the demand of institutions or
production enterprises to detect the source of yak in meat and meat
products.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17(038)009
【总页数】4页(P157-160)
【关键词】肉制品;牦牛;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子鉴别
【作 者】段庆梓;尚柯;张彪;张玉;王巍;梁恒兴
【作者单位】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5;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
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5;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5;成都市食
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5;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45;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5
【正文语种】中 文
牦牛(Bog grunniens)是唯一能适应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特殊生态环境且延续至
今的牛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为广大藏区人民提供奶、肉、毛、役
力、燃料等生产、生活必需品,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是该区域草地畜牧业和民族经
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依托[1]。
牦牛肉作为一种高品质肉类,氨基酸含量丰富、种类齐全,营养成分显著高于其他
牛种[2]。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牦牛肉制品以其较好的营养价值和
独特的天然口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其市场价格与其他牛肉存在较大差异。
有报道曝光不良商家用黄牛肉、水牛肉甚至猪肉等肉质来冒充牦牛肉的情况,以次
充好,谋取暴利,欺骗消费者。因此,牦牛肉制品中牦牛成分的鉴别已成为亟需解
决的问题。
目前有研究通过对线粒体12sRNA进行基因扩增、序列比对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
多态性反应来对黄牛、水牛、牦牛等物种进行鉴别[3-4],虽然这些方法能够对牦
牛源性进行鉴别,但其操作过程复杂、结果判定的专属性不强,未能形成对牦牛源
性快速、准确的鉴别。动物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
作为高等动物唯一的核外遗传物质,与核基因组相比具有分子量小、结构简单、进
化速率快、多态性丰富、无重组和遵循母系遗传等特点,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用于检
测的靶基因,并且在动物所有组织细胞中均含有大量线粒体,因此可以获得大量的
线粒体DNA[5-6]。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用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
Cyt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来进行肉源性的鉴别,即使在各种条件下处理过的肉制
品,也能通过Cytb基因的PCR扩增和序列比对的方法来进行鉴别[7-9]。
在本研究中,通过牦牛与其他常见物种Cytb基因的序列比对,设计牦牛特异性引
物,并对PCR体系中不同条件、参数的考察,最终建立了牦牛源性检测的PCR方
法。目的在于突破现有牦牛源性检测的局限性,在遗传本质上为牦牛源性提供一种
快速、准确、专属性强的鉴别方法。
1.1 样品与对照
生鲜牦牛肉: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市农贸市场;牦牛肉制品:西藏、青海、四川当地
超市货架;阳性对照(生鲜牦牛肉):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场;阴性对照为常见
的动物肉样(黄牛、水牛、猪、绵羊、兔、鸡、鸭、马、小鼠、猫、狐狸、貉):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空白对照为灭菌的超纯水。
1.2 试剂
动物基因组提取试剂盒(GK0122):上海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PCR预混
液(K20420):北京Transgene公司;DNA Marker:北京天根生物科技有限
公司;GoldView:北京百泰克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3 仪器与设备
LS-P96GPCR仪:美国FisherScientific公司;5427R离心机:德国Eppendorf
公司;PowerPac Basic电泳仪:美国BIO-RAD公司;GelDoc凝胶成像仪:美
国UVP公司;ME2002E电子天平:瑞士特勒-托利多公司;P-330核酸蛋白仪:
德国IMPLEN公司;DK-420水浴锅: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GENIE 2涡
旋仪:美国IKA公司。
2.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研究选取线粒体DNA中的Cytb基因作为目标检测的靶基因,在GenBank数据
库中查找不同品种牦牛及常见动物(黄牛、水牛、猪、绵羊、兔、鸡、鸭、马、小
鼠、猫、狐狸、貉)的Cytb基因序列,并进行物种间的序列比对,在牦牛与其他
物种的DNA碱基差异区域设计牦牛特异性引物(见图1),用于牦牛的特异性检
测;所设计引物由上海生工进行合成,具体引物碱基序列见表1。
2.2 样品前处理及DNA提取
对不同种类的牦牛肉制品取样前须去除附着的调料及油脂,选取8个不同的瘦肉
部位进行取样,加入液氮,研磨成肉糜样,备用。在前处理过程中须使用灭菌的器
具进行操作,避免各批次样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称取前处理后的样品30 mg~50 mg,按试剂盒说明进行DNA提取,最终溶于
50 μL灭菌的超纯水中,-20℃保存备用。并对提取的DNA进行A260/A280值
测定,测定的A260/A280比值在1.8~2.0之间,DNA浓度在100 ng/μL~150
ng/μL。
2.3 牦牛特异性引物退火温度的考察
为确定牦牛特异性引物YAK-P和YAK-RP的最佳退火温度,进行了温度梯度的筛
选,分别设置退火温度为:56、58、60、62、64℃。PCR扩增均设置为30个循
环反应。
2.4 不同比例混合肉样的PCR检测
为确定牦牛源性鉴别PCR方法的灵敏度,研究设计了牦牛肉分别与猪肉、水牛肉
和黄牛肉不同比例混合的肉样进行PCR检测。即分别以猪肉、水牛肉和黄牛肉为
基质,相应添加1%、5%、10%、25%、50%的牦牛肉进行制样,充分混合均匀
后进行DNA提取,以混合样DNA为模板进行牦牛鉴别引物的PCR扩增。
2.5 牦牛源性PCR检测体系的方法学验证
Cytb基因在牦牛种内具有高保守的特点,该特异性检测可以对牦牛种内所有品系
进行鉴定。由于不同地区牦牛的基因组中存在多态性位点[10],为避免牦牛多态性
位点存在于特异性引物的3'端,造成引物无法有效扩增的现象,利用牦牛特异性
引物与NCBI数据库中提交的牦牛品种Cytb基因进行比对(见图2),结果显示
牦牛特异性引物(YAK-P,YAK-RP)的3'端均位于牦牛序列的保守区,理论上证
明了所设计的牦牛鉴别特异性引物能够对所有牦牛品种实现PCR扩增。
本研究分别从西藏、青海、四川购买牦牛肉制品共计9个批次,进一步对所设计
的牦牛特异性引物及PCR检测体系进行适应性考察。
2.6 结果分析
对所有PCR结果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配制胶浓度为1.5%,并加入核酸染料
GoldView。电泳条件为120 V恒压电泳至凝胶中部,保存凝胶图谱以进行结果判
定。
3.1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根据不同的退火温度分别对牦牛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反应,结果如图3所示。
56℃~64℃均有牦牛源性的PCR扩增,退火温度为64℃时,扩增条带与其他温
度相比较弱,而56℃~ 62℃的扩增条带亮度较为一致,依据退火温度越高,引物
结合的特异性越好的原则,选择62℃为最佳的退火温度。
依据筛选的最佳退火温度,设定PCR反应程序为:94℃5 min,30个循环
(94℃30 s,62℃30 s,72℃30 s),72℃5 min。反应体系的体积为25 μL:
2×PCR混合液12.5 μL、正反向引物(20 μmol/L)各0.4 μL、模板DNA 1 μL,
灭菌超纯水补足25 μL。
3.2 牦牛源性试验对照的PCR结果
分别对牦牛阳性、阴性和空白对照进行PCR反应,结果如图4所示。
除牦牛能够扩增出301 bp的单一条带,其他物种均无条带扩增,以此来实现牦牛
与其他物种的鉴别。该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及建立牦牛源性PCR检测体
系的能够对牦牛源性进行准确鉴别,专属性较好。
3.3 不同比例混合肉样的PCR结果
不同比例混合肉样的PCR结果如图5所示。
在猪肉、黄牛肉和水牛肉中添加1%的牦牛肉时即被检出,PCR条带较弱,但随着
牦牛肉比例的增加,PCR条带的亮度也逐渐变量,与添加量的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牦牛鉴别PCR体系所能检出牦牛源性的检出限为1%,反
应体系的灵敏度较高。
3.4 牦牛源性PCR检测体系适应性的考察
分别取从不同产区购买的9批牦牛肉制品进行PCR反应,PCR产物经电泳后结果
如图6所示。
所购买的9批牦牛肉制品均出现与牦牛阳性对照一致的条带;表明所有样品都含
有牦牛源性成分。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牦牛特异性PCR鉴别体系对市场售卖的牦
牛肉制品有较好的方法适应性。
本研究依据牦牛与其他常见物种Cytb基因的碱基差异,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并建
立了牦牛源性检测的PCR反应体系,该体系能够对牦牛扩增大小为301 bp的条
带,而对其他物种无扩增,因此得以鉴别。通过进行牦牛与猪肉、水牛和黄牛不同
比例混合肉样的方法研究,该体系对牦牛源性的检测低限可达到1%。同时,建立
的牦牛特异性PCR鉴别体系对市售的牦牛肉制品有较好的方法适应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肉及肉制品中牦牛源性成分检测的PCR体系,能够完成
对不同牦牛肉制品的特异性检测,且方法准确、快速,操作简便,适合作为检验机
构或生产企业用于牦牛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
【相关文献】
[1]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编委会.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8
[2]邱翔,张磊,文勇立,等.四川牦牛、黄牛主要品种肉的营养成分分析[J].食品科学,2010,31(15):
112-116
[3]P S Girish,A S R Anjaneyulu,KN Viswas,et ce analysis of mitochondrial 12S
rRNA gene can identify meat species[J].Meat Science,2004,66(3):551-556
[4]陈冬,柏凡,周明亮,等.基于线粒体12S rRNA基因鉴别混合牛肉及制品的牛种来源[J].遗
传,2008,30(8):1008-1014
[5]Bruford M W,Bradley D G,Luikart markers reveal the complexity of
liverstockdomestication[J].Nature Reviews Genetics, 2003,4(11):900-910
[6]Momcilovic D,Rasooly ion and analysis of animal materials in food and
feed[J].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2000,63(11):1602-1609
[7]Chikuni K,Ozutsume K,HoishiKawa T,et s identification of cooked meats by
DNA hybridization assay[J].Meat Science,1990, 27(2):119-128
[8]Chikuni K,Tabata T,Saito M,et cing of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 gen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meat species[J].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4,65(6):571-579
[9]M Burgener,P Hüondrial DNA enrichment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evolutionary analysis[J].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1998,207(4):261-263
[10]钟金城,赵素君,陈智华.牦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分类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2):
389-397
本文发布于:2024-11-13 08:39: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4u4v.net/it/17314583715160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